【01觀點】宜居城市由商家排名次?香港要的是多元發展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經濟學人智庫每年公佈「全球宜居城市排名」新的排名公告時,都會引起廣泛注意,亦是名列前茅的城市的宣傳重點。早兩日經濟學人智庫發表最新的「全球宜居城市排名」中,香港排名則下降兩位至第45名,首次被新加坡超越。
對於香港是否宜居這個問題,香港人自然倍有感受。在新聞發佈後,不少網民留言說香港是「連唯一可以透氣的郊野公園都話要建公屋」、「全球工時最長的地方」,名次下跌理所當然。亦有人質問香港為何仍處於45名,到底經濟學人智庫憑什麼評核指標去排位呢?這些評核指標與大眾心目中對於宜居城市的指標又有否不同呢?香港在幾個國際排名都有上榜,但另一邊廂又有不少人想移民離開香港,這個現象反映了什麼?放諸在今日的香港,應用什麼指標去評定呢?

早兩日經濟學人智庫發表最新的「全球宜居城市排名」中,香港排名則下降兩位至第45名,首次被新加坡超越。(資料圖片)

經濟學人智庫排名:幫助商家準備商業機會

是次經濟學人智庫(EIU)批評香港在2014年佔領運動後出現的社會撕裂,加上對選舉制度改革的持續憂慮,予人較低的安全及穩定感,再加上空氣污染問題嚴重,使得香港失分。

根據經濟學人智庫官方網站資料,經濟學人智庫,又譯為經濟學人信息社、經濟學人情報社,是經濟學人集團的一部分,由經濟學家與全球企業家組合而成。經濟學人智庫是一所研究和諮詢公司,提供國家、行業和管理分析。另外,經濟學人智庫亦以國情簡介、每月的國別報告、5年國家的經濟預測、國家風險報告和行業報告服務聞名。每年經濟學人智庫都會發表世界最佳居住城市和生活質量指數報告。而最佳居住城市排名的設立目的,是幫助商家準備商業機會,讓商家有充足的準備與信心去佈處策略,再作出決定。

不同角度,不同指標

無疑,一個地方的經濟水平會影響當地的就業率、物價、晉升機會、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可是,因現時氣候與環境不斷惡化,人類對於生活質素的要求同時不斷上升,致使當現代人在判斷一個地方是否宜居時,並不會只以經濟水平去評核好壞,反而更多時是以日常生活的大小事項作出判斷。

生活時尚雜誌Monocle就以另一角度訂立了不同的指標。(Monocle官方網站)

生活時尚雜誌Monocle就以另一角度訂立了不同的指標。例如人口密度、國際航班班次足夠與否、犯罪率、公共交通工具覆蓋率、建築物、環境問題、開辦企業的容易程度、發展機會、喝酒和購物的容易度、大型活動的頻繁度、鄰居是否和諧、氣溫、日照時間、多元化程度;就連藝廊、藝術館、博物館、戲院的數目、Zara以及Starbucks的數目、有否共享自行車、咖啡文化的盛行度、以至是健身室是否方便一眾打工仔使用,都是評核的指標。

另一由位於美國紐約的美世諮詢每年公布的生活質素調查,就從政治與社會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醫療與健康相關、學校與教育、自然環境、公共服務與交通、娛樂、消費品、住房10個分類評定。在10個分類下,就連媒體與審查、傳染病、惱人或破壞性的動物與昆蟲、餐廳多樣性、房屋維護與修復等日常生活中的細節都被劃入評核範圍之中。

香港在不同評核中的排名,又反映出香港是一個怎樣的社會。(資料圖片)

在不少香港人內心 香港的宜居程度直插谷底

不同的評核有不同的指向,因此也有不同的指標。而香港在不同評核中的排名,又反映出香港是一個怎樣的社會。香港在經濟學人智庫的宜居性排名中雖名次下跌,卻仍在140個國家與地區中排行第45名。另外,香港早前亦蟬聯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布的《世界競爭力年報》的第一位,表示香港社會的肌理仍是由商業組成。

但在現實中,不少居於香港的人都對香港愈來愈絕望、冷漠、憤怒,近年香港甚至出現新一波移民潮。由此可見,在不少香港人的心目中,香港再也不是一個宜居城市。

有以上的反差,皆因經濟學人智庫的宜居排名指標,雖已由原本為僱主衡量調遷工作時的津貼數字多少之用,擴展至多個面向的評分,包括社會穩定性、醫療衛生、文化和環境、教育及基礎設施五大類指標,但現代人對城市的要求,以上五個指標只是「基礎建設」,早已不足以指定為宜居城市了。再加上經濟學人智庫的讀者群主要是企業管理層,前設是支持自由主義市場,因此雜誌所訂立的指標未必能符合一般普羅大眾對於宜居城市的要求。

在現實中,不少居於香港的人都對香港愈來愈絕望、冷漠、憤怒,近年香港甚至出現新一波移民潮。由此可見,在不少香港人的心目中,香港再也不是一個宜居城市。(視覺中國)

應以什麼指標去評定香港?

無論是經濟學人智庫、Monocle、抑或是美世諮詢,都是站在它們的受眾對生活的要求而訂出這些指標。可是他們都是以外國的文化與眼光去評定好壞,香港無論在歷史發展、地理面積、氣候、文化、政治狀況都和歐美不盡相同,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生活的要求亦各有追求。那麼,放諸今日的香港,應用什麼指標去評定這裏是否宜居呢?

在過去一、兩年,香港的GDP持續上升,但一些有關基本生存的保障仍發展緩慢。有關民生的標準例如工時數目、最低工資金額、貧富懸殊程度、社會保障的覆蓋率、物價指數、人均合理的居住面積等,在企業主導的經濟學人智庫中都不被訂為指標,但卻是最影響本港基層與中層日常生活的元素。由此,定立這些指標是為了保障市民可以有基本的生活水平,不受剥削。一些保障大眾生存條件的標準如官員貪污程度、罪案率等,亦應被涵蓋在宜居指標之中,因為這些都是令大眾可以安心這個城市定居的重要指標。

放諸今日的香港,應用什麼指標去評定這裏是否宜居呢?(資料圖片)

可是在基本生存保障以外,生活選擇的多樣性才是讓人可以有尊嚴地過活的指標。生活選擇的多樣性,跟城市規劃密不可分:社區中若然有不同的商店選擇,以及適切不同需要的土地運用,才可以讓不同年代、種族、取向的人都有足夠的空間休息、結交朋友、消費娛樂。愈多元化的商店類型,代表這個城市包容着更多不同的行業,各自亦有足夠發展空間,使得市民在工作和消費,甚至在人生路途的選擇上,都可以有多元的選擇。

可是,根據各個連鎖店的官方網站顯示,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連鎖快速時裝店H&M有20間,Zara有11間;周大福有73間,周生生則有69間,星巴克更有103間,再加上每區都有的領展商場,香港的城市樣貌近乎一樣,居於觀塘,抑或旺角,還是尖沙咀,除了車費與租金的不同外,生活環境近乎一樣。在一式一樣的城市中,可選擇的休閒活動與休閒場地自然不多。而這也是為何現時城內的人有感除了生存外,根本感受不到任何生活活力的原因。

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連鎖快速時裝店H&M有20間。(資料圖片)

曾有團體倡議政府履行「法定責任」監管新買家,以及逐一回購領展股份和轉售物業;亦有人倡議政府重推租務條例,減輕商家小店的經營成本。這些做法是否要落實,當然應經過評估以及全面諮詢,才可以符合現今與未來所需。而最重要的是,政府在制定城市規劃時,必須要顧及不同市民對生活質素的追求,平衡各種因素,從而思考香港到底應該發展成一個怎樣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