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國泰要起死回生 要先洗脫「因航」污名
國泰航空日前公布中期業績,公司上半年虧損20.51億元,期內燃油對沖虧損32.37億元,面對業績欠佳,國泰高層否認會開拓廉航業務救亡。然而,不少消費者感到國泰近年的服務質素下滑,其服務和廉航的差距已經愈來愈少。既然國泰強調不會走上廉航之路,就應表現出與廉航的分別,透過提升服務質素鞏固本業。如果國泰高層又抵受不住誘惑,再染指期油賭博等投機活動,這家顯赫一時的本土航空公司,恐怕將難以翻身。
「因航」非無中生有 國泰服務早廉航化
近年市場不時有消息指,國泰或會開拓廉航業務,雖然國泰管理層一再否認,但實際上不少消費者已感到其服務質素早日漸下滑,與廉航的差距已經愈來愈少。觀乎英國航空權威調查機構Skytrax於本年6月公布的全球最佳航空公司排名,一度是全球最佳的國泰比去年再下跌一位,排名第五,排名在全日航空、新加坡航空、卡塔爾航空、阿聯酋航空之後。坊間常戲稱國泰為「因航」(因管理不善而從全球最佳航空公司排名榜節節下跌的國泰航空),並非沒有事實根據。
消費者覺得國泰變成「因航」,更是因為搭乘其航班時的不愉快經歷,例如去年國泰為增加載客量,決定將機位變窄,如波音777-300客機的經濟客艙一行只有9個座位,在改裝後,客機將增加一個座位至十個,每個座位的尺寸由18.5寸縮減至17.2寸。須知,旅客願意付出較廉航為高的票價乘坐國泰航空,就是期望有一趟較舒適的旅程,但國泰的這個決定,無疑與其「以客為尊」的宗旨背道而馳,甚至令消費覺得這家航空公司的服務趨向「廉航化」,令乘客失望。
另一方面,國泰航空的準時率亦難令人滿意,據航空數據公司OAG今年發表的一份報告,在全球103間航空公司中,國泰的準時率排尾三,只有75.16%的航班準時到埗,與世界頂級航空公司如澳洲航空的86.12%、新加坡航空的84.41%相距甚遠,甚至較一些廉航公司還要差,這實難怪在乘客心目中,國泰的光環已日漸退色。
國泰廉航化注定失敗 根治之道在高層戒賭
可以說,如果國泰的管理層希望拯救這家公司,亦決定了不走廉航之路,就必須回答一個問題,就是升客為甚麼要花更高的票價,搭乘國泰而不是其他廉航?乘客繼續選乘國泰,希望得到怎樣的服務?如果國泰管理層只是試圖從服務水平上打主意,不斷削減服務質素節流,對填補由航油對沖所造成的天文數字虧損固然是杯水車薪,更重要是連本來的業務根基也會受到衝擊,不但難以挽回敗局,甚至會適得其反。
事實上,如果國泰繼續專注本業、做好本業,本港航空業務應該仍有可為。因為近年來,香港的訪港旅客、出境旅客均有上升之勢,特別是本港經濟表現尚算穩定,不少市民都有濃厚的外遊的興致,加上商務旅客的需求,去年本港機場的總客量超過7千萬人次,以香港為基地的國泰,應該有不俗的經營環境。加上國泰的航點達百多個、航班亦頻密,按理說,國泰只要做好本業,不應該落得今日陷入巨額虧損的窘境。
因此,國泰能否擺脫業務低谷的關鍵,是其服務水平是否好得讓旅客心甘情願付出更多,而不是不斷削減服務、降低質素,變成一家票價高昂但服務有如廉航的公司。但更加關鍵的是,國泰管理層是否真心誠意「斬手指戒賭」,不再從事風險極高的航油對沖賭博,好好地經營一家以服務為本的航空公司,而非只會緊盯國際油價上上落落的炒房。
而國泰今天面對的困境,香港更要引以為戒。或許對不少市民以至商人來說,會認為在今天的香港,與其花心思腳踏實地做好一門業務,不如投身資產市場逐浪更加實際,但國泰的遭遇正好說明投資市場花無百日紅的道理,當一個社會人人都以為靠炒賣可以致富,輕視實業、荒怠經營,當投資市場市況逆轉,香港還有甚麼可以依靠?正如投資市場的一句名言:水退時自知誰沒穿泳褲。香港人,你穿好了泳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