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YO|沒有時間抑或欠缺動機?——論在職青年運動量不足的關鍵原因
MWYO專欄|游沛翀、羅祥國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於2023年發表的研究,17至19歲未能達到世界衞生組織(下稱世衞)建議的體能運動量(即每星期進行多於或等於150分鐘的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為44.2%,20至39歲為59.2%,可見青年由校園步入職場後,運動量有機會下降。另有研究指出「疲倦」、「懶惰」和「缺乏時間」是在職青年參與體能活動的主要障礙。有趣的是,港人並非對運動冷感,更呈現出有相當的熱誠。尤其在疫情之後,港人似乎更加重視個人的身心健康,例如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下稱康文署)轄下體育場地的預訂經常爆滿。
因此,筆者認為「香港人不喜歡運動」、「香港運動文化薄弱」這些説法之所以出現,或許是因為一些障礙未有得到妥善處理所致。有見及此,MWYO青年辦公室與香港青年協會和凝動香港體育基金合作進行在職青年運動狀況研究,於2024年3月至5月通過網上問卷調查合共收到462份有效問卷,並於2024年7月至8月合共與18位在職青年和5位僱主(或公司代表)進行了深入訪談,旨在探討在職青年運動的習慣,以及分析他們在參與運動時的阻滯,期望為針對在職青年群體的運動普及化措施提出適切的政策建議。
較多在職青年每週運動低於平均值且差異較大
問卷收集了在職青年在填寫問卷前的一個月內,平均每週進行過多少次30分鐘或以上的運動,我們相信運動的次數越多,越能反映青年是否有運動的習慣,且能否持之以恆並規律地參與體育活動,亦可反映其積極性和對運動的喜好。
從表1可見,受訪在職青年每週的運動次數平均約兩次(M=2.2),低於平均值的有逾六成半(每週兩次或以下的合共有65.4%),其中更有小部分是完全沒有進行過30分鐘或以上的運動(18.6%)。可見,運動次數低於平均值的受訪在職青年佔較多。但考慮到標準差較大(SD=1.88),反映不同青年的運動習慣有較大差異,故我們不能簡單概括普遍在職青年都是缺少運動習慣。那麼青年在踏入職場後,保持較高運動量的關鍵是甚麼?運動量欠奉的背後的原因又是甚麼?
保持較高運動量在乎個人決心和是否便利參與
研究以多元線性迴歸(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分析影響受訪在職青年運動量的關鍵因素,並輔以在職青年的深入訪談分享補充研究發現。
i. 較大的因素:
閒暇時間主要進行的活動、運動種類和動機
表2的迴歸模型結果顯示,不論在職青年的工作時間長短、從屬何等社經背景,若他們在閒暇時間會主動選擇參與體育活動的話,其運動量平均比選擇其他活動的多(如使用電子產品或與朋友聚會等)。在深入訪談中,能保持一定運動量的受訪在職青年,他們即使面對身心疲勞、工時長、通勤地點遠等客觀挑戰,也能夠忙裏偷閒,在住所或公司附近的運動場所抽半小時來運動,並且早已將運動視為生活的一部分,再累也會保持每週運動的習慣。
至於是甚麼原因讓青年選擇花時間在運動而非消閒娛樂?其他較大影響的因素或許可解答這個問題,分別是他們參與運動的動機,及選擇的運動項目。就前者來説,那些因為「喜歡運動」而參與體育活動的在職青年,普遍比因為其他動機而參與運動的多(如控制體重、紓緩工作壓力等)。例如有青年表示自己在發掘運動的樂趣後,會不斷練習和鑽研相關技巧和知識,在精進自己的過程得到滿足;而且運動的過程有時會十分艱辛,如果沒有成就感和一定程度的熱愛,很可能就無法堅持下去。
就運動的項目而言,選擇「健體」(包括健美、瑜伽等運動)的在職青年,其運動量平均比進行其他種類的多。相信是因為這類運動可以一個人進行,尤其是現時市面上提供許多24小時營業的健身房並且遍布市區。加上健體類運動的消費性質,通常須要預繳一筆年費或是購買固定堂數,青年為了更充分地利用有關服務,普遍會更頻密地參與。因此,越便利、越能吸引他們恆常參與的運動項目,相信能大大提升在職青年的運動量。
ii. 中等影響的因素:
接收運動資訊的途徑和在學時期有否運動習慣
另外,研究發現外圍環境亦對受訪在職青年的運動量呈現中等程度的影響,如他們主要是透過朋友交流,或是在社交平台接收運動資訊,其運動量比起沒有在這些渠道交流資訊的青年較多。有的受訪在職青年表示,自己即使對運動未必很有興趣,但會因為想見朋友又或者是和同事聯誼,而嘗試出席體育活動;至於社交平台的影響,相信是因為平台的分享、互動功能,能有利運動風氣於青年之間流行。再者,有受訪在職青年表示社交媒體的演算法(algorithm)會推介一些自己喜歡的運動種類影片,或者專業運動員的社交媒體帳户,讓他們持續接收有關運動的內容,保持熱誠和持續精進個人技術。由此可見,青年的運動次數某程度上會受周遭的人事氛圍和資訊影響。
而過去在大專/大學期間能夠達致世衞標準運動習慣的在職青年,其運動量亦普遍比起過去沒有運動習慣的多。有青年表示過去的運動習慣,除了讓他們可以感受運動對身體的好處外,亦可協助他們克服參與運動時的障礙,能夠在忙碌的工作中保持一定運動次數。相反,我們觀察到如果其學校運動氛圍消極,甚至個人有不愉快的運動經驗,例如認為自己的體能不如其他同學,無法融入他們的話,這會減低他們日後參與運動的信心和動力。
工時長短並非關鍵因素
公司運動友善措施有待優化
值得留意的是,不少調查指出香港人的工作時間較長,是影響在職人士運動量的主因。但是次實證研究顯示,受訪在職青年在下班後不論有多少閒餘時間,工時多長,也不會對其實際運動量構成統計學上的顯著關係。換言之,閒暇時間很可能只是輔助條件,如何令青年在工餘、繁忙之際,都願意抽時間做運動才是重點。
另一方面,現時規模較大的公司或有足夠資源鼓勵僱員多做運動,例如提供運動津貼或者健身室會籍,又或者提供運動友善措施,如彈性安排上班時間方便他們運動,冀保持僱員身心健康,並實踐企業社會責任(CSR)。但在是次實證研究中,公司有否運動友善措施,未見與在職青年的運動量呈現統計學上的顯著關係。我們亦留意到公司在推行運動友善措施時正面對不少挑戰。舉例來説,公司在推行上述措施時,如果欠缺高層的積極參與或者其他同事帶頭,便難以鼓勵較少運動習慣的同事嘗試,又或者即使有的青年想嘗試使用,也會因為避免顯得標奇立異,而放棄這個念頭,最終令這些措施淪為擺設。相反,如果這些措施能夠配合良好的公司運動文化,並得到大部分同事和高層支持,則有機會鼓勵到較少運動的在職青年嘗試培養運動習慣。
另外,不同的運動友善措施亦會因應不同工種,而起到不同程度的效果。有從事審計的受訪在職青年表示,即使公司願意讓他彈性安排上下班時間,但由於龐大的工作量使其不得不繼續加班,倒不如提供運動津貼讓他購買健身室會籍或者運動器材,方能物盡其用鼓勵自己做多點運動。再者,本地公司對於職場應否鼓勵運動文化,始終未賦予足夠關注,亦只有較大型的公司才有能力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為員工提供更全面的運動友善措施。可見,如何建立一個運動友善的職場環境仍須各方努力。
總括而言,過去一直有評論香港人工時過長是導致運動量不足的主因,惟研究結果顯示背後還有不少因素,例如參與體育活動是否閒暇時間的主要選擇、運動種類、運動的動機等。而且這或與他們在校期間的運動經驗有關,也可能因為職場缺乏運動氛圍和朋友的陪伴,導致青年逐漸放棄運動習慣。為此,筆者期待社會各界通過增加場地供應、建立朋輩網絡及培養持久運動習慣三個方向,營造更友好的運動環境和文化,便利在職青年進行喜歡的體育活動,鼓勵更多青年將運動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游沛翀、羅祥國分別是MWYO青年辦公室助理研究員、特別顧問。
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