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遇那發光的臂彎——簡述國際與香港健美史

撰文:錢志健
出版:更新:

在國際健美賽事中,國際健美總會 IFBB(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Bodybuilding and Fitness)主辦的賽事,已經延伸到不同的國家。
IFBB 於 1946 年由 Ben 和 Joe Weider 兩兄弟在加拿大蒙特利爾所創立。最先的兩個主辦國家,就是美國和加拿大。

阿諾舒華辛力加(Getty Images, 1974)

黃金七十年代 阿諾鬥俠醫

去到 1970 年代,健美比賽發展迅速,超過 50 個國家均有舉辦,由最初評審被指是「小圈子」選舉,到後期仍被評為「另類俱樂部」。不過因獎項排名的高低很容易被收買,這個健美次文化的標準不斷提升及改良。Ben Weider 確實當了 IFBB「教父」長達 60 年之久。現任的世界性建美「教父」,自 2006 年開始由 Dr. Rafael Santonja 接棒取代,也做到第三屆。

要數鬥大隻鬥到出晒名的得獎者,必然是奧地利出世,前加州州長兼影視紅星阿諾舒華辛力加。他有份參與的紀錄片《Pumping Iron》,講述 1977 年,阿諾舒華辛力加與 Lou Ferrigno 爭奪健美先生最高榮譽,除了令健美比賽更多人關注,也造就贏過 IFBB 旗下「環球先生」(Mr. Universe)的 Lou Ferrigno 成為大隻佬明星,在 1970 年代末至 1980 年代走紅更被選中成為第一代《變形俠醫》(漲大後)主角。

Lou Ferrigno(Getty Images, 1972)

香港健美組織開枝散葉

至於香港的健美組織,歷史最悠久的,是接受政府資助的「中國香港健美總會」(HKBBA)。由於是「一台獨大」,不少參賽運動員批評 HKBBA 太多「大佬文化」,同時也有不少限制,但始終有着香港運動員代表的「牌頭」(但不是奧運代表),也有禁藥測試的定期檢查,會有一定的擁護者。直至 2009 年,不少運動員及由運動員轉型從商的搞手,也把健美比賽「開枝散葉」,另行籌組「中國香港健美健身總會」(HKFBF),成為不少健美運動員追捧的組織。

2015全港健美錦標賽(中國香港健美總會官方圖片)

在香港而言,HKFBF 爭取到和 IFBB「掛鉤」,在 IFBB 的框架下,希望把「奧運先生」(Mr. Olympia)及相對大眾口味的綜合滙演 Arnold Classic(阿諾舒華辛力加業餘大賽)可重返 IFBB 國際舞台重新出發。

另外兩個更加後期的組織,有香港健美及運動體式能總會(HKBPSF),以及集中在香港以外,帶健美選手出賽的 WBPF 香港搞手。

點止健美咁簡單?中環.激戰.油尖旺

除了「鬥大隻」,IFBB 國際賽在 2012 年亦設立了男子形體美錦標賽(Men's Physique Competition)。在女子組的領域,比堅尼公開賽歷史悠久,但若要精準定義,又十分之複雜,因為有代表女性解放選美的比堅尼賽、形態美(Female's Physique Competition)的比堅尼賽、IFBB 承認的比堅尼肌肉或線條美大賽,也需要無限解讀。談到健美健身比賽歷史,到延伸至「中環人」舉鐵及張家輝《激戰》般的激戰文化,歷史悠長,難以歸納。不久的將來,我也會分享油尖旺的「舉鐵」文化。

最後,全世界的健美比賽到現在也未列入為 4 年 1 度的奧運比賽項目,因為有一個健美比賽難以突破的考慮因素——比賽前為服食或注射類固醇。那麼,「谷」出來的美,是否真的美?

下回再續。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