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熱捧DSE狀元反擊「贏在起跑線」 效果適得其反
今年被多個傳媒機構選為「最佳男主角」的,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一位同學…傳媒也不忘借他的故事提醒大家,輸在起跑線,不一定有問題的…因為,傳媒雖然提醒了大家,身處逆境不要緊,輸在起跑線不要緊,卻有意無意地強化了更為基本的一點:成績代表輸贏,而輸贏還是要緊的。為什麼那位同學輸在起跑線不重要?因為他贏在終點線嘛。
星期三 DSE 放榜,成為當天主要新聞之一。
正如一些新聞社會學學者說,很多新聞其實不是「新」聞,而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中學公開試公布成績,傳媒循例追訪狀元,但狀元隨時有十幾個甚至更多,誰最有新聞價值?就看那一位狀元的故事夠勵志感人了。家境清貧的、或曾誤入歧途浪子回頭的、或患過大病的、或雙親遭逢過變故的,總之,就是在巨大的逆境中仍能奮發向上,奪取佳績的,新聞價值就高。
反擊「贏在起跑線」 卻同時鞏固了意識形態?
所以,今年被多個傳媒機構選為「最佳男主角」的,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一位同學。而由於近來大家都在談論「贏在起跑線」,傳媒也不忘借他的故事提醒大家,輸在起跑線,不一定有問題的。
我也替那位狀元高興,祝願他學業順利,將來能達成自己的目標。但另一方面,我又從來覺得,傳媒慣性地覆述這種類型化的逆境狀元故事,其實反倒鞏固了一些社會上的意識形態。因為,傳媒雖然提醒了大家,身處逆境不要緊,輸在起跑線不要緊,卻有意無意地強化了更為基本的一點:成績代表輸贏,而輸贏還是要緊的。為什麼那位同學輸在起跑線不重要?因為他贏在終點線嘛。
弔詭的地方是,只要我們仍然認為輸贏重要,到最後,人們就會發現,無論你怎樣說,起跑還是重要的。如果你是一個短跑選手的教練,選手的長處是中後段加速,弱點是起跑瞬間的爆發力,你會跟他說,集中發揮長處就好了,不用理會起跑輸幾多,還是會希望他在起跑上多下功夫?
媒體文本在一個較表面的層次上批判了社會,卻同時在深一點的層次上鞏固了某種意識形態,並不罕見,就像幾年前的印度電影《Three Idiots》(《作死不離三兄弟》)。
《作死不離三兄弟》:如果主角最終沒有做成發明家…
很多人認為電影很能夠批判教育制度。的確,表面上,電影講述了「離經叛道」的 Rancho 如何堅持自己的學習方式,並影響了兩位好友。結局中,兩位朋友,一位成為國際知名攝影師,一位成為工程師,兩人一起去找 Rancho,發現他在窮鄉僻壤裏教小學,但後來又發現,原來他就是某位擁有幾項專利的知名發明家,而那位一直在制度裏規規矩矩的舊同學,也要對著 Rancho 陪笑,希望他能跟自己的公司簽約。
電影叫人思考如何學習,但它最後對成就的定義很傳統,很主流:如果Rancho不是發明家,而只是在窮鄉僻壤裏教小學,過自己想過的人生,對貧窮的下一代作貢獻,又如何?
《暴雨驕陽》所以,我還是較喜歡《Dead Poet Society》(《暴雨驕陽》))。電影沒有單純地把堅持獨立思考和反抗教育制度,描繪成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結局中,夢想成為演員的青年自殺,啟發同學的老師被趕離校園。如果結局那一幕令人安慰,就只是因為學生不理會校長責罵,站上書桌向敬愛的老師致敬,顯示了他們成為了有獨立思想、敢反抗權威的個體。這就是成果。他們將來是律師?醫生?銀行家?詩人?不知道,不重要。
公開試放榜的新聞報道,至少 20 多年來都是同樣的框架。我記得,以前會考放榜,打開報紙一看,有些報章的社評在勸喻大家不要把成績看得那麼重,但同時,整版新聞報道就是把成績看得那麼重,談狀元榜眼如何贏盡掌聲,談不夠分的如何為升學傍徨。要媒體改變習以為常的框架,絕不容易。但至少,作為讀者,我們是可以選擇如何理解和回應的。我們不是要少談起跑線,我們是要少談輸贏。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