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3.影評】蜘蛛俠可以年輕,蟻俠不妨搞笑,雷神卻不宜輕佻
超級英雄電影來到這個階段,確實已邁入「諸神的黃昏」。《哈利波特》電影系列從第一集(2001)拍到第七集(2011),一共橫跨十年時間,觀眾從少年看到成為大人;Marvel從《鋼鐵奇俠》(Iron Man,2008)開展漫威宇宙,到明年《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Avengers: Infinity War,2018)剛好也是十年,許多影迷當年只是個背著書包放學入戲院追超級英雄的少年,現在已是帶兒女去迪士尼樂園與鐵甲奇俠握手合照的年紀了。如果說看《哈利波特》能親證角色與演員的成長,看三集《雷神奇俠》可以感受到甚麼呢?答案是很可惜的「沒有」。觀眾只能看到Marvel吸金的靈活手段,卻白白看著角色的發展被葬送了。
是的,看《雷神奇俠3:諸神黃昏》(Thor: Ragnarok),是既愉快又難堪的經歷。導演塔伊加維迪提(Taika Waititi)擅拍破格、脫線的喜劇,這次接拍超級英雄,從海報到預告片都洋溢著歡樂的氣氛,畫面大塊大塊的黃藍綠,鮮艷飽和、不怕浮誇,襯以Led Zepplin 的《Immigrant Song》,更是輕快熱鬧,至於他在《低俗殭屍玩出征》(What We Do in the Shadows,2014)賴以成名的無聊獨吟和互窒對白,基本上也全盤移植到本片去,雷神與邪神及變型俠醫的關係就像是神經喜劇(screwball comedy)中的情侶,比雷神與泰莎湯遜(Tessa Thompson)飾演的女武神(Valkyrie)更似是一對。喜歡看特技動作喜劇的朋友一定會感到滿意吧。
問題是Marvel還要繼續複製「嬉鬧」模式到何時?「諸神的黃昏」又豈能如此輕率改編,將沉重拍成玩樂、宏大轉為童戲?失去自身特色、被定型為喜劇人物的雷神與變型俠醫,未來還有「翻身」的可能嗎?
「雷神」本來是很有潛質發展的超級英雄——他既有神話原型,也是現代角色;他是外星超人,也有地球身份。他背後的神界也是獨立自足的敘事舞台,可以依神話史詩劇拍,也可按星際大戰片拍。第一集《雷神奇俠》(Thor,2011)創作時,Marvel邀得擅長莎劇的簡尼夫班納(Kenneth Branagh)執導,本意就希望拍出點古典宮庭劇味道,雖然是失敗了,拍不出應有的壯闊氣派,但整個世界觀尚算完整,還紅了邪神湯赫度斯頓(Tom Hiddleston)。到了第二集需從偽莎劇走出來換新風格時,時值對家DC Comics兩部改編電影《蝙蝠俠——夜神起義》(The Dark Knight Rises,2012)和《超人:鋼鐵英雄》(Man of Steel,2013)藉暗黑故事與風格大收旺場,整個超級英雄界轉吹暗黑風,Marvel就順理成章拍成《雷神奇俠2:黑暗世界》(Thor:The Dark World,2013),你dark我又dark,卻是故事紊亂、人物單薄,又發掘不出雷神多少性格的陰間面,影片之「黑」只在色調,不在精神內核,結果評價麻麻,兩集都不太得到輿論歡心。
雷神系列走到這個關口,應該向哪邊走呢?繼續挑戰暗黑,還是再換風格?Marvel選擇了後者。自從Marvel Studios成為了迪士尼的子公司,其親自主理的電影就越來越「老少咸宜」化,《鋼鐵奇俠》本來就很有三四十年代荷里活神經喜劇男女鬥嘴的味道,但那畢竟是成年人的情懷(而且現在已暫無個人新作,只在其他系列客串擔當領袖角色),然而到近期《銀河守護隊》(Guardians of the Galaxy,2014)、《蟻俠》(Ant-Man,2015),還有從Sony「借調」回來的《蜘蛛俠:強勢回歸》(Spider-Man: Homecoming,2017),就一部比一部青春、輕快(有趣的是西方不少論者以家長立場出發,批評Marvel電影太多粗言穢語,儘管那多是shxt一類詈詞,而非F字頭的惡罵),動作場面少了肉搏多了特效,笑料越來越倚賴in-jokes實則生鬼不足,整體只求敘事流暢,不論角色深度了。
不要誤會,筆者並非反對喜劇化拍法,Marvel欲以此「大小通殺」,並與DC Comics的電影風格作區別,也是無可厚非。《奇異博士》(Doctor Strange,2016)同樣以眩目的色調與特技加上男神班尼狄甘巴貝治(Benedict Cumberbatch)的英式幽默,觀眾非常受落,也沒削弱角色的刻劃。可是雷神系列若走輕鬆路線,雖是順理成章「合家歡」,卻顯然犧牲了角色的性格發展、故事的史詩潛力。
【編按:以下內容含劇透,逃生門在此。】
先講角色。首集雷神從不成器的自大王子到覺悟成材得到父王與神槌承認,第二集更自覺承擔起維護神界存續與九界和平的使命,再經歷過兩集《復仇者聯盟》救世護民的洗禮,這集雖然仍富責任感,卻處事依然粗枝大葉,對比Tony Stark與奇異博士的成熟穩重,這位「一國之君」未免太可笑了吧?即使只談這集的情節,奧丁離世、神界毀滅,又如何樂得起來?看雷神目睹父王逝世,不到十分鐘(在電影世界內也只不到數日時間)就嘻嘻哈哈,這不是太離譜了嗎?他的弟弟邪神洛基則繼續「路人化」,除了依舊兩面三刀,也看不出他有何志向/陰謀,反而只像是個只求賴活的紈絝子弟,有事逃走、適時認叻,他與雷神的鬥氣關係是很有趣,卻也沒有任何性格發展,連當年出場時的威風都盡失了。
他倆的姐姐死神Hela倒是有點氣勢(可參考〈為什麼凱特布蘭琪在《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的演出意義重大〉一文),但謝夫高布林(Jeff Goldblum)飾演的Grandmaster就令人失望了,他好幾次出現在Marvel電影的片末片段,相當神秘,卻想不到被演繹成口水多多姿姿整整的怪咖,在漫畫中這角色可是屬於Elders of the Universe的神族,與在《銀河守護隊2》(Guardians of the Galaxy Vol. 2,2017)的最終大反派Ego the Living Planet份屬同宗,是非同小可的人物,如今的形象卻只是得啖笑而已。
至於另一要角Hulk,明明在《新變形俠醫》(The Incredible Hulk,2008)結局已在潛修控制自己的兩面性格,在首集《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2012)更謂「I'm Always Angry」,似乎已能控制怒火,到《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Avengers: Age of Ultron,2015)發現自己原來仍未化解心中陰霾,深恐隨時失控為禍人間,自我放逐,這條線若能繼續發展下去,將是個很吸引的談自制談心魔的故事,《諸神黃昏》不往深處挖,並不要緊,卻又何需將Hulk描繪成淘氣小兒般的智商?
在六十年代以後,Hulk的性格在漫畫中已變成得越來越複雜、多變,早就不再一味愚鈍、好鬥了。事實上,《諸神黃昏》在Sakaar星的情節改編自漫畫《Planet Hulk》(2006),講述地球上數大領袖(包括Tony Stark、奇異博士、X教授等)為免Hulk再度失控,將之放逐太空的故事,漫畫中Hulk同樣流落異星成為了角鬥士,但他後來娶妻生兒推翻暴政,不只是個傻氣的大塊頭,可是在電影中,不單Hulk寫得粗笨,連在漫畫中是智者中的智者的Bruce Banner都變得無聊起來,不時與雷神鬥嘴(「我有七個PhD啊﹗」),這種卡通化、低智化的演繹,對與Marvel電影人物一同成長的觀眾而言,其實是倒退、侮辱。
再論故事。先不說「諸神的黃昏」在神話原型的意涵,即使在漫畫原著,「Ragnarok」也可有不同的意義,例如可指雷神的複製人(其名字就是Ragnarok。他是在真雷神「失蹤」期間Tony Stark製造的複製人,藉以對抗反超級英雄註冊法案者,後來更引出許多事端),也可指由名為「Those Who Sit Above in the Shadow」的一群高階宇宙存有發動的事件(他們數千年來暗中操控Asgard眾神反覆發動「諸神黃昏」,從這生死輪迴與能量爆發中壯大自養,最後被雷神消滅終止了循環),電影版當然難以改編這些複雜的故事,但至少我們都知道那都是牽連極廣、氣氛沉重的題材。現在電影版《諸神黃昏》,則只簡化為「人在家就在」,為存命脈,當遊民也不可怕,連財產、據點、土地都可捨棄(有些網民就類比為香港目今的政治環境),這當然不是沒有意思,甚至改編得相當聰明,但失去了史詩味道的「諸神黃昏」,三幾個英雄角色(好吧,還有彩虹橋上的人民)大打一輪就完了,始終令人惋惜。電影中段女武神回憶昔年騎白飛馬與一眾神兵共抗死神,那畫面才是「諸神黃昏」應有的悲壯模樣啊,又或預告片引導觀眾想像的Hulk單挑Surtur的壯烈場面,如今統統都沒有,那怎不教人憤怒與可惜?
其實Marvel根本沒必要令雷神走這條搞笑路線的。上述提到前兩集雷神評價一般,但票房上兩集都大收旺場,就算不暗黑下去,也應為《無限之戰》鋪路,強調宇宙梟雄四伏,英雄最終大戰將至,拍出真正的神界操戈,而非突然轉調去搞笑。蜘蛛俠可以年輕,蟻俠不妨搞笑,雷神卻絕不宜輕佻。也許是DC Comics電影的強勢回歸,令迪士尼/Marvel不得不避其鋒芒吧。兩周後上畫的《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擺明就是英雄大戰的格局,《諸神黃昏》早著先鞭,卻避開同一格調、手法,擺出嬉皮笑臉,想來鈔票是穩賺的,氣勢上卻是輸了。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