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香港2030+》為誰規劃?誰的遠景?
發展局早前公布《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為香港長遠的土地及基建發展和自然環境保育,提供最新的發展策略,並進行爲期六個月的公衆諮詢。當前香港樓價屢創新高,公屋輪候時間突破四年大關,市民在水深火熱之際,誰會在意香港的長遠土地和房屋供應?
當社會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特首選舉上,這份長遠規劃難以引起公衆太大關注。但事實上,它對香港的將來和我們下一代的影響,可能比誰當下任特首更重要,因爲不論誰當特首,都必須切實執行中央訂下的計劃。
文:思言行
基建促融合壞環境 填海造地增新移民
在嘗試找出計劃背後的真正目的之前,讓我們先看看報告内一些不合理或自相矛盾的地方:
報告開宗明義要鞏固香港作爲「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可是縱觀整份報告,盡是中港融合的建議,例如加快拓展與華南地區在基建方面和運輸的聯繫,加强粵港在經貿、旅遊、跨界基礎設施和口岸等方面的協調工作,促進港澳及珠三角地區旅遊業合作,增加輸入内地專才。明顯地,這些建議只會令香港加快成爲另一個中國城市,與「國際都會」目標不但毫不相干,甚至可能背道而馳。
報告强調建構綠色環境、保護鄉郊、推動農業發展,但規劃多項巨型基建工程,包括興建鐵路和道路網,貫穿新界西北和大嶼山等郊區、建造人工島、發展郊野公園、濕地、離島、海岸公園作旅遊景點。如此大興土木,將無可避免對香港的自然生態造成極大破壞,又如何「建構綠色環境」?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摧毀大量活躍農地,令過萬村民失去家園,所謂「保護鄉郊、推動農業發展」不知從何説起。
報告開首便指出香港的人口老化和增長放緩問題嚴重,根據統計處最新推算,香港人口將會在2043年達到822萬的頂峰,之後會逐漸下降,但《香港2030+》卻計劃提供多至900萬人的住屋容量,並預計需要新增92萬多個單位。假如住戶平均人數維持在目前的3人,這批新增單位可容納277萬人,意味香港人口可達到一千萬,遠超統計處推算。在本地出生率下降的情況下,發展局這個超額的建屋計劃,是否為將來大幅增加内地移民作準備?
基於以上的人口和房屋增長預測,報告推算出全港長遠需要新增約4800公頃土地,目前尚欠1200公頃,故此敲定了東大嶼山及新界北作爲「策略增長區」以填補土地不足。報告沒有説明如何利用現有4000多公頃廢置農地和1200公頃棕地,也沒有提及改變部分使用率極低的土地作建屋用途(例如佔地共2700多公頃的軍營和170公頃的粉領高爾夫球場),就得出了移山填海、清拆農村的結論。即使4800公頃的土地需求沒有被高估,這個結論也難以令人信服。
政府一方面以應付人口增長作爲填海造地的藉口,另一方面又建議在新界北發展低密度住宅,提供另類形式的生活環境。事實上,進行中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住宅用地只佔15.6%,當中六成以低密度豪宅為主,用於公屋或居屋土地只佔整個發展區面積的6%。這令人懷疑,政府千方百計覓地,首要目的並非解決普羅市民的居住問題。
包裝中港融合 内地化香港
整份《香港2030+》堆砌大量理念和數字,試圖描繪一幅優質生活的美好願景,去合理化發展鄉郊和興建跨境基建的需要,可是理據薄弱,解釋牽强。其實早在2011年政府公布與廣東省及澳門政府三方簽署合作的「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把粵港澳在交通運輸、經濟產業、社會文化等多方面連結起來,並發展鄰近中港邊界的郊區土地,供內地人工作、移居、旅遊、購物和消閒之用,中港融合劇本早已寫好。2014年政府成立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計劃大規模填海以發展住宅及商業區,開拓多個康樂及旅遊景點,明顯是宜居灣區計劃的延續。今次《香港2030+》其實沒有分別,只不過嘗試把中港融合的圖謀包裝得好一點。
過去幾年,基建工程超支不絕,引起社會極大爭議,但特區政府無視反對聲音,大型基建計劃一個接一個。這批耗資共過萬億的大白象工程,不但有可能耗盡幾代香港人辛苦建立的財政儲備,更會嚴重破壞香港的生態環境。我們付出如此高昂的代價,竟換來一個徹底内地化的香港,讓數以百萬計内地新移民,與我們下一代爭奪有限的土地與環境資源,繼續推高樓價租金。特區政府這個《香港2030+》規劃遠景,到底爲誰規劃,是誰的遠景?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