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來稿】處理公院超負荷 醫療改革向丹麥取經
文:張美雄(西貢區議員 專業動力)
林鄭發表首份施政報告之時,我正值在公院陪同家人見專科醫生。等見醫生的病人擠在大堂,縱然很多人明顯病情不輕,但醫院依然廣播著「由於……現在輪候到原本預約時間9:45,不便之處敬請原諒」。一張張無奈的面孔,惟有默默看著林鄭的講話,期待著有如何的醫療改革。
事與願違,此份施政報告在醫療改革方面的著墨不多,內容提及的地區康健中心、發展基層醫療等主要從預防疾病方面著手,卻沒有針對現時最迫切的問題:公院超負荷。事實上,由本年年中起急症室收費已提高至180元,但急症室依然逼爆,可見收費並不是超負荷的主因,反之這是多年來醫療架構及人手不足的深層次問題。在人口日益老化的香港,公營醫療系統失衡只會愈來愈嚴重,比起住屋需求,這絕對是其中一項最迫切的民生問題。
醫療改革可向丹麥取經
與朋友討論香港的醫療改革,當中有到過丹麥的朋友向我表示,當地的醫療機制完善且有系統。在丹麥,每位國民會分配一名家庭醫生(平均一名醫生負責千多位病人),小病由家庭醫生處理,大病則到醫院治療,清晰地把醫療體制分為兩級結構。兩級結構體制一方面可減輕醫院的負荷,讓病情緊急人士可適當地使用醫院資源,另一方面可造就全民醫療,加強預防及治療一般疾病,改善公眾健康。
此外,當地的急症機制亦值得參考。如當地人遇生命危險或緊急病情會致電112,這類似香港的999系統,不同的是當地的警報中心會轉線到醫護人員,透過電話評估病情,去決定處理方式 ,例如找醫生還是直接送到急症室。而香港則只會轉到救護車熱線,不會評估病情緩急來處理。因此,香港急症室有時會出現由救護車接載病人送院,但分流被編排去次緊急的情況。
增加資源及薪酬 有限度引進海外醫生
丹麥靠高薪厚職去維繫良好的體制及醫護人員,有說當地醫生收入比首相還要高。同樣地,如香港需大刀闊斧進行醫療改革,必須大幅增加醫療資源,提升醫護人員數量及薪酬,對於香港的龐大財政盈餘來說絕對足以應付。可惜是,政府曾多次考慮削醫療開支,另外,醫管局亦肥上瘦下,在2016年行政總裁等高層加薪超過8%,但醫生護士多年來要靠靜坐抗議才增加少少,影響前線士氣。
港府雖已增加醫科生學額,但明顯追不上需求。97前,英聯邦的醫生不用考試可來港自由執業,回歸後取消了此項安排,令醫生供應情況雪上加霜。事實上,在去年的醫委會改革爭議上,社會上已熱烈討論此問題,醫學業界群起反對,加上去年普羅市民對政府信任度跌至低點及中港矛盾下,他們擔心內地醫生不用考試來港執業。個人認為,引進海外醫生在多個先進國家都有實行,不應完全抗拒。為有效改善醫生荒情況,可考慮讓海外排名最高的10所醫學院的醫科畢業生,在港免考試執業,才能有效解燃眉之急。
進一步推廣醫健通 設立全民病歷資料庫
相信經常出入醫院的朋友也同意,醫健通的設立可謂對本港醫療系統有改革性的影響,不但方便了公私營醫生翻查記錄,對症下藥,也方便病人自行上網查詢病歷。然而,現時醫健通只屬自願參與性質。個人建議,政府應考慮加強醫健通的全面性,加入藥物敏感或驗血等記錄,並加強在社區推廣,目標達至全民病歷中央資料庫,以協助更多病人及加強本港的疾病監測工作。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