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林鄭「減稅新哲學」 只益了富人
林鄭月娥在競選特首時,以「理財新哲學」作為口號,在確保公共財政穩健的前提下,採取具前瞻與策略的理財方針,如何能把「取諸社會」的財政盈餘「用諸社會」,以增強香港競爭力,並回應市民希望分享經濟成果。林鄭將於10月公布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早前曾預告正籌備兩級制利得稅,加上任志剛發表網誌筆伐聲討「守財奴」,可以預期施政報告中的「理財新哲學」,將摒棄「大市場、小政府」的思維,變得更積極有為。
早前,行政會議成員、前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發表網誌,指出過去10年政府一直採取保守財政政策,香港經濟發展並未有因為有着大量盈餘而增長,「穩健有餘,進取不足,亦不合時宜」。任志剛認為,《基本法》第107條關於「量入為出」的條文內容值得大眾關注,外界評估是為林鄭月娥變更過去多年的「量入為出」公共財政理財原則鋪路。
過去,港英政府因應英國宗主國未有為香港提供經常性開支的資金,以及香港為外向型經濟體,收入極不穩定,因此一直奉行「審慎理財原則」。在此原則下,政府嚴守財政紀律,強調以「量入為出」的方式制訂預算案,「力求收支平衡和避免赤字,並保持政府開支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此被奉為金科玉律的原則,更寫進日後《基本法》第107條中。
然而,自主權移交後,政府盈餘屢創新高,財政儲備節節上升,今年中已達歷史高位的9,891億。過去財金官員只懂墨守成規,理財保守,過去累積政府開支增幅,只及同期政府收入累積增幅不足一半,並一直以不同的理由,阻止增加必要的經常性開支,如教育、退休保障、醫療等,導致累積大量儲備,超越政府的經常性開支逾24個月,上年度單是賣地收入已高達1178億元。
現時林鄭月娥的理財新方哲學的焦點為提出稅務減免措施,包括實施兩級制的利得稅、提供額外稅務扣減,鼓勵研究和開發,推動創新科技發展,改善營商環境。她在訪問新加坡和泰國期間,曾舉例指如企業在科研投資100萬元,便給予多於100萬元的稅務優惠。
財政司長陳茂波於今年財政預算案中亦提倡在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成立「稅務政策組」,檢視香港稅制的國際競爭力。唯目前本港向企業徵收的利得稅稅率為16.5%,而利得稅則為政府最大收入來源,所佔比重至2015/16年度已達31.2%,若實行利得稅兩級制,將企業首200萬元的盈利稅率由16.5%減至10%,勢必減少政府稅項收入。
政府的思維是希望通過稅務減免的方式,讓企業有誘因和更充裕的資金投放到科研,最終可能香港的創新科技能得以發展。但政府似乎未有衡量稅務減免能否有效促進本港中長期經濟發展,過去有經濟學者曾指出,兩級制利得稅對改善現時中小企的營商環境作用不大,因不少中小企仍處於虧蝕狀態,減稅可能只會惠及有盈利、相對大型的企業。這種「滴漏效應」亦經常受到輿論批評,指無助令基層員工受惠,政府反應思考如何扶植虧蝕中但有發展空間的創新科研中小企業及培訓人材。
政府過去曾多次「巧合地」錯估盈餘為赤字或大幅錯估盈餘額度近6,000億元,令政府各政策局未有因應財政資源不斷增長而增加公共服務的經常性開支,遠遠落後巿民期望。預算案中更多次投放逾2000億於「一次性紓困措施」,明顯缺乏整體政策規劃和資源投放的決心和執政意志。
林鄭政府應考慮將上述的稅務寬免和短期紓困措施,改為直接投放於經常性的公共服務開支,如向教育不同項目投放50億元,有利培養更多高學歷的人才;亦應加強改善現時公營醫療超負荷問題;增建更多資助房屋而非推動市民置業等,相信比「派糖」此類缺乏長遠規劃更為有效和回報,更可改善市民對政府的怨氣。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