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樹傷人奪命意外頻生 政府外判攀樹師揭孤兒樹、偷人頭監管漏洞

撰文:梁祖饒
出版:更新:

周四(8日)海防道發生塌樹傷人意外,一名司機獲救受傷,是不幸中之大幸。但去年10月,大埔梧桐寨村發生塌樹殺人意外,揭發地政總署承辦商曾三度視察,拖足兩個月仍未斬樹。承辦商在意外後才補交報告,稱須在一個月內移除,署方未有完善監管。
《香港01》發現管理本港三分一土地的地政總署管理樹木有三大問題。首先,地政總署是唯一核心部門無為樹木作紀錄及統計;其次署方批出的管理樹木標書只做投訴,無投訴就不檢查,樹木慘變「孤兒樹」;最後在價低者得的招標制度,有業界踢爆承辦商會同時低價投得多份標書,以「偷人頭」方式讓員工同時兼顧多份標書的工作,縮減人手成本,有承辦商更會優先處理利潤較高的私人單,致積壓個案無法處理。

6月8日海防道發生塌樹意外,一名司機受傷送院。(劉定安攝)

五局九部門管樹 地政總署唯一無統計資料

香港現時管理樹木的核心部門分散在五個政策局共九個部門,包括地政總署,合共管理超過169萬棵樹。地政總署負責管理未批租和未撥用政府土地的樹木,交由承辦商作管理。

但是,有關的169萬棵樹並非政府實際護養數目,因為負責管理全港三分之一土地的地政總署,是唯一一個核心部門無統計護養樹木數目,無備存資料。

翻查近年五份批出的管理樹木標書,合共管理11個區域的合約,每份合約都價值近千萬元。但合約內容只處理「剪草與樹木相關的投訴及轉介個案」,承辦商毋須恆常護理樹木,無投訴就可不跟進,大大隱藏了風險。樹藝業界因此會叫無恆常打理的地政樹為「孤兒樹」。

地政總署是唯一核心部門無為樹木作紀錄及統計,署方批出的管理樹木標書只做投訴,無投訴就不檢查,樹木慘變「孤兒樹」。 (立法會文件)
發展局在1月31日檢討樹木管理,並向立法會遞交文件,承認無樹木數量紀錄及資料,並稱每年巡查是不可行。(立法會文件)

梧桐寨塌樹揭投訴未獲正視

去年接連發生塌樹意外,有梧桐寨村民在去年10月自行斬樹被擊斃,但意外揭發了村民曾三度致電1823投訴有枯枝跌下,承辦商曾三度到場視察,惟至意外前拖足兩個月仍未斬樹。承辦商在意外後補交報告,評定樹木已枯萎,屬於高風險但無即時危險 ,理應要在視察後一個月內移除。

地政總署是唯一核心部門無為樹木作紀錄及統計,署方批出的管理樹木標書只做投訴,無投訴就不檢查,樹木慘變「孤兒樹」。 (盧翊銘攝)

發展局去年9月成立專責小組檢討路旁樹木的種植和護養工作,並在1月31日向立法會交了一份建議文件。局方在文件上承認,地政總署無管有樹木的詳細紀錄及數量統計資料,並在確定有需要或接到投訴或轉介個案時才進行非經常性樹木護養。局方更不諱言直指樹木很多每年巡查地政樹木不可行。不過,自梧桐寨村塌樹意外後,局方今次建議每年選擇部份高人流或車流的鄉村樹木作檢查,期望數年可完成檢查週期,一改以往「有投訴才處理」的作風。

地政總署沒有樹木的統計資料,亦無作風險分類,只依靠投訴才管理及修剪樹木。按《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安排指引》建議,會將樹木風險分為高、中及低三種,高風險規定至少每年巡查一次,中風險亦規定三至五年巡查一次。(盧翊銘攝)

樹藝師批指引已有逾10年 無分類巡查是無法交代

註冊資深樹藝師王卓粵直斥,署方常以人手不足及樹木很多作借口不巡查,「你一兩年做不到無問題,但有關樹木指引已經推出了十多年,無管理樹木數量及作好分類,是較其他部門粗疏,我覺得他們是未能向公眾交代。」王直言署方無作任何統計及分類檢查,即署方某程度上只是當作低風險處理。

《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安排指引》建議將樹木風險分為高、中及低三種,高風險是指樹木生長在人及車流多的地方,規定每年至少巡查一次;中風險則每三至五年巡查一次;低風險則有需要才處理。

王亦坦言如遇上打風季節,在無巡查的情況下,承辦商更難即時處理所有投訴,這個亦是依賴「有投訴才處理」的機制缺點。他認為今次的建議稍有改善,但批評署方每次總是意外後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註冊資深樹藝師王卓粵直斥,地政總署常以人手不足及樹木很多作借口不巡查,但有關樹木指引已經推出了十多年,無管理樹木數量及作好分類,是較其他部門粗疏。(張浩維攝)

前攀樹人員:日斬10樹才達標 同時兼任多張標崗位

另外,《香港01》訪問了兩名曾為政府部門外判的前攀樹人員及註冊攀樹師,他們均認同價低者得的外判制度下,部門積壓個案都很多。

年資約兩年的前攀樹人員阿J(化名)曾在承辦商工作,因行業待遇差,看不到前景轉行。他稱一隊四至五人要日斬十棵樹或以上才叫達標,翌日又有廿張單要追,直言令人十分氣餒;行內有承辦商「偷人頭」情況嚴重,同時兼任多張政府標的工作,經常被借調到不同崗位工作。

前攀樹人員阿J(化名)曾在承辦商工作,稱一隊四至五人要日斬10棵樹或以上才叫達標,有工友要同時兼任三張標的崗位,工作量十分大。他坦言攀業風險高但待遇差,最終無奈轉行。(盧翊銘攝)

逾十年年資的註冊攀樹師阿Y(化名)直言,「偷人頭」是業界公開的秘密,即承辦商在價低者得的制度下同時投得多份政府標,但人手未足以同時兼顧,只是「十個煲八個蓋」。員工要同時管理多個區域,亦同時為不同政府部門斬樹及保養。

註冊攀樹師阿Y(化名)指政府標主要用來維持營運,但部份承辦商更會優先處理盈利較多的私人單,以賺取更多收入,故不時有積壓問題。(盧翊銘攝)

攀樹師:不少承辦商寧優先處理盈利多私人單

「政府單800元斬一棵樹都有,最便宜的500元都有聽過。」曾在多個政府部門作二、三判的阿Y指政府承辦商的單,價格較私人市場單低三至四成,一隊三至四人樹隊,人手開支都要5,000至6,000元,至少要日斬8棵樹才足夠支付人手成本。

阿Y指政府單雖然「無肉食」,但承辦商依靠金額大的政府單維持營運,因此有承辦商會「偷人頭」減省人手成本互補崗位,部份承辦商更會優先處理盈利較多的私人單。曾為地政總署斬樹的阿Y亦指地政投訴個案數量十分龐大,加上政府單「無肉食」,個案數量可以積壓至少一個月。

在2020至2022年,地政總署平均每年接獲超過6000宗樹木投訴,但署方只表示2021年底至2022年首季,因疫情處理投訴受嚴重影響,但無交代每年積壓數量及積壓時間。但到了2022年底,即塌樹意外兩個月後,積壓個案數字已經「清零」。(盧翊銘攝)

地政認2021年積壓嚴重 惟拒透露積壓數字及日期

翻查申訴專員去年10月的調查,截至去年3月,每年有20,000宗樹木投訴,有超過2,000宗積壓的樹木投訴,逾八成即1,600宗延遲90日或以上,較梧桐寨意外積壓兩個月更長時間。

記者亦向地政總署查詢最近三年,每年有多少個案及積壓個案數字,地政總署回覆指在2020至2022年,平均每年超過6000宗樹木投訴,無交代每年積壓數量及積壓時間,署方只表示2021年底至2022年首季,因疫情處理投訴受嚴重影響,即2021年底有積壓個案,並稱之後有檢討及改善投訴機制。到了2022年底,積壓個案數字已經「清零」,但未及得切「清零」,就發生了梧桐寨塌樹意外的悲劇。

國際樹木學會香港分部會長吳宇軒指,梧桐寨塌樹意外最令他詫異的是積壓文件兩個月是十分誇張,他認為只要出外視察後,花一至兩天已可完成報告。(張浩維攝)

國際樹木學會香港分部會長吳宇軒指,梧桐寨塌樹意外最令他詫異的是積壓文件兩個月是十分誇張,他認為只要出外視察後,花一至兩天已可完成報告,署方似乎未有做好監察工作。他促請地政總署盡快檢討管理樹木及分類的機制,不然或每一至兩年就有不幸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