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香港》人類學家從一碟「梅菜扣肉」 看社會變遷|開卷樂
古語有云:「民以食為天。」飲食對平民百姓而言是頭等大事,一日三餐既為溫飽,亦為滿足味蕾,為生活增添樂趣。因此觀察一個地方的飲食文化,例如家常菜餚、食材運用、口味趨勢等,亦是了解當地社會的切入點。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張展鴻撰寫《飲食香港: 一位人類學家的日常觀察》一書,帶大家細味本地飲食文化背後的社會變遷。
文:開卷樂|原題:《飲食香港:一位人類學家的日常觀察》 從一碟「梅菜扣肉」看社會變遷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由鄭政恆、黃怡、鄒芷茵、唐睿主持,逢週六晚上8時30分至9時,港台第二台播出。節目重溫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當代飲食書寫,大多注重佳餚的製作方式,細膩地描寫食物的味道,以至烹調者在廚房深耕的故事。作為人類學家,張展鴻教授眼下食物的色香味,亦不及其背後引伸的社會議題有趣。他指出,人類學透過走入社區觀察及田野考察訪談,研究香港人的飲食文化,洞察其文化意涵及社會意義。
一般而言,飲食是有地域性的,不同地方會因為地理、氣候、習俗不同,而形成不同風味的菜系,例如四川人以川菜為日常飲食的核心,在成都街頭盡是辛辣香氣。然而,香港向來以美食天堂見稱,東西薈萃、各種菜系可謂共冶一爐。張展鴻指出香港多元飲食文化的構成,可追溯至戰後移民浪潮。
客家菜價廉多肉 受勞動人口歡迎
我們家傳戶曉的一道「梅菜扣肉」,其實是傳統的客家菜式。張展鴻說,戰後時代許多客家人移居香港,他們為了謀生而在餐館工作:「當時很難找工作,他們就藉著同鄉介紹、互相照應,懂得寫字就擔任樓面,不懂就去廚房幫忙。如果未找到安定居所,很多時候晚上餐廳打烊後,便搭幾張櫈睡覺。」1953年石硤尾大火令香港開展長遠房屋政策,帶動輕工業發展,而客家菜式運用大量肉類,加上價格划算,正好解決工人的飲食需求,客家菜館因此普及,廣開到不同地區。「時至今日,我們看到客家菜館越來越少,但其實他已經可以說是『入了屋』。我們不需要去客家菜館才能吃到鹽焗雞、梅菜扣肉,而可以在大學飯堂裡吃到這些菜式,因為客家菜已經深入民心。」
京菜館背後 由山東廚師掌灶
客家菜館以外,京菜館在香港六七十年代亦非常流行,獲得本地人青睞之餘,亦迎合來自歐美旅客的需求:「當年有很多外國遊客來到香港,他們未必有興趣吃點心或鹽焗雞,反而喜歡吃京菜,如北京填鴨、手工拉麵,或者松子魚等菜式。」
張展鴻解釋山東菜在香港並不流行,加上來自山東的移民群體規模不大,因此很多山東廚師都走進京菜館烹調京菜:「香港北京菜館背後就是山東師傅的貢獻,都是他們的功勞。」這亦解釋了,為何香港京菜館的菜單上,不時會出現一些山東招牌菜餚,例如深受港人喜愛的拔絲甜品。
《飲食香港: 一位人類學家的日常觀察》讓讀者從認識香港的飲食生活,側面了解不同因素如何構成本地社會的面貌。
(本文原刊於報章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