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重返白宮在即 學者:中美關係或再驚濤駭浪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將再度入主白宮,中國學者普遍認為中美關係會變得更糟,甚至有人預測中美關係或迎來驚濤駭浪。
代表共和黨的特朗普不僅贏得大選,共和黨也擁有了美國參眾兩院、最高法院和多數地方州的主導權,這有利於特朗普在國內把民粹化、保守化浪潮推向新的高度,在全球實行更加極端的保護主義、孤立主義政策。作為美國最大的戰略對手,中國很可能明年就將承受新一輪「特朗普衝擊波」。
儘管特朗普本人在這次大選中較少提到中國,但特朗普團隊以及美國戰略界早已將中國看作美國最大威脅。共和黨今年7月公布了2024年黨綱,明確要確保美國在戰略上獨立於中國,具體措施包括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
提高關稅可能成為特朗普對華施壓的第一張牌。特朗普在第一個任期內就發動了對華貿易戰。今年大選期間,特朗普再次舉起關稅大棒,宣布一旦重返白宮將對美國進口的所有商品徵收10%到20%的關稅,對中國商品徵收60%甚至更高。
復旦大學教授吳心伯認為,特朗普上台後對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將「說到做到」。加徵關稅對特朗普而言不僅僅是談判手段,還是其相信的理念,特朗普認為此舉對美國有利並且是有效的經濟政策手段。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劉衛東預測,特朗普在執政初期可能給中國一個「泰山壓頂」式的施壓,之後再開始開條件,「他會評估甚麼商品能加60%的稅,甚麼商品不能。」
2018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已經導致兩國貿易結構發生變化,相互依賴減弱,加快「脫鈎」趨勢。中國在美國對外貿易額佔比從2017年的21%一路下降到2023年的11.6%。中國前三大貿易夥伴排序也從2017年的美國、歐盟、東盟,變為2022年和2023年的東盟、歐盟、美國。
《世界知識》雜誌社編輯安剛認為,特朗普上台後可能要完成他在2019年底未及實施的第六階段加徵關稅計劃,然後對中國商品平均關稅水平分階段加至35%、50%或60%,新能源汽車等產品加徵更高關稅。美國對華關稅加到60%時,中美將難以進行正常貿易;如加到100%,中美經貿關係會陷入混亂,兩國市場要花很長時間才能重新適應。
在升級對華貿易戰的同時,特朗普在安全領域對中國的壓力恐怕也不會減弱。美國的「印太戰略」就始於特朗普的上次任期。2017年,美國國防部推出「印太戰略框架」,核心是加強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遏止中國在該地區不斷增長的影響力。
在台灣問題上,特朗普2016年當選總統後就接聽了時任台灣總統蔡英文的祝賀電話,引發中國大陸強烈不滿。這次特朗普重新當選,可能還會與現任台灣總統賴清德互動,以展示對中國的強硬姿態。特朗普在首個任期還堅持對台軍售,2020年簽署了加深美台關係、幫助台灣強化自我防衛能力的「台灣保證法」,美國政府也突破「一中」政策界限,派內閣級官員衛生部長訪台。
除了特朗普本人,預計特朗普新政府中也少不了像特朗普首任時的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那樣的極端鷹派,加上美國國會中大量敵視中國的議員,這些人不僅會在經貿領域推動與中國「脫鈎斷鏈」,在安全問題上也會加劇與中國的對抗。正因如此,多數中國學者對未來四年的中美關係感到悲觀,認為中美關係在今後四年會出現大幅度波動,甚至可能會出現重大危機,中美官方和民間層面的交往都會下降。
不過,特朗普上台對中國也不全是壞事。特朗普重單邊、輕多邊,反對經濟全球化、反對自由貿易,反對氣候變化全球議程,與美國國內建制派、自由派的矛盾很難調和,國內紛爭將制約特朗普的施政能力,單邊主義也可能損害美國與其盟友的關係。
由於特朗普一再聲稱他入主白宮後將很快結束俄烏戰爭,已經引起烏克蘭以及歐盟國家的不安。歐盟擔心特朗普可能為結束俄烏戰爭而迫使烏克蘭作出重大讓步,從而讓歐盟和美國過去兩年多力挺烏克蘭抗擊俄羅斯的努力白費。特朗普要使俄烏停火,尤其是要拉攏俄羅斯對抗中國,絕非短時間內能夠做到,弄不好還可能得罪歐洲等西方國家,讓美國陷入孤立。
同時,特朗普在這次大選中拒絕就台海可能的軍事衝突直接表態,但明確要求台灣交「保護費」。特朗普新政府肯定會繼續「打台灣牌」來和中國大陸討價還價,但特朗普也不大可能完全突破底線,讓台海成為新的軍事衝突熱點。
更重要的是,經過過去幾年與特朗普首任以及拜登政府的全面博弈,中國整體國力不僅沒有下降,還在持續提升。面對這樣的對手,特朗普在嘗試打壓的同時,也可能會運用他的商人思維,在一些重大問題上與中國達成交易。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