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香港賽|70歲伯伯參戰 征國際賽8年 「羽球令我活着」

撰文:趙子晉
出版:更新:

20分鐘,兩場比賽,英格蘭球手韋斯達(Raymond Webster)就此結束香港羽毛球公開賽之旅。
這個自2016年開始參加世界羽聯(BWF)賽事的球手,自今未嘗一勝。戰績毫不亮眼,仍然選擇訪問他,因為他今年已經70歲——
雖然他看起來不像。
「訪問?我唔知有咩講喎!」韋斯達有點不知所措。不過,之後半小時,健談的他透過羽毛球,把自己的大半生向筆者娓娓道來。

英格蘭70歲的長者球手韋斯達。(黃浩謙攝)

香港羽毛球公開賽2024賽程 巴黎奧運女雙楊雅婷楊霈霖首日登場

香港羽毛球公開賽今日(10日)展開。第一輪次全是男單外圍賽,球員起板扣殺嗖嗖作響,唯獨是四個球場中間的二號場,有着截然不同的節奏。

70歲的韋斯達遇上29歲的同鄉球手晏恒林(Heng Lin Ngan)。41年的差距,韋斯達的移動速度與扣殺力度完全被壓制,即使晏恒林「手下留情」,看似簡單的前、後場救波,對韋斯達來說仍然不易應付。

看似簡單的前、後場救波,對韋斯達的難度頗高。(黃浩謙攝)

韋斯達開局連失13分,直至晏恒林打落網,比分打出1:13,韋斯達握拳自我鼓勵;及後再藉對方失誤連取2分,3:14是今場最接近的距離。至於韋斯達全場唯一一次主動得分在第二局,那是一記扣殺。最終他打了17分鐘,以3:21及1:21落敗,自2016年參賽開始,錄得單打連輸54場。

之後,韋斯達與49歲的秦家隆合作男雙,不過比賽只打了兩分多鐘,秦家隆因傷退賽。

「第一場單打,反手打得不太好。換邊之後,我不適應風向,球球打出界,拿到幾分算是不錯。第二場,隊友受傷了,我只打了兩球,但第一球反手開波打落網,『激死』!練習時我開十球都開到,這明明是必殺技。」哪怕整個香港公開賽只打了20分鐘,韋斯達仍然認真地向筆者總結今日兩場賽事。

韋斯達出戰單打與雙打的時間,合共只得20分鐘。(黃浩謙攝)

穿上搶眼紅色背心的韋斯達,雙臂肌肉線條分明,怎看也不像70歲。其實他年輕時也是羽毛球愛好者,但在當上電腦晶片工程師後,工作忙碌,加上要照顧家庭,唯有暫擱球拍,沒想到一別就是32年。他之所以再次打起羽毛球,全因退休後受心理問題困擾:「退休後,我受到嚴重心理問題困擾。我希望找一些不同的興趣,所以重拾羽毛球拍,沒想到羽毛球成為我的良藥。」

他形容,在他「暫別羽壇」時,羽毛球還不是今天的現代羽毛球,「好似黑白片同高清電視嘅分別」,猶幸他自小好動,他自言曾在11年間登上超過400座山,練就一身好體魄,至今每分鐘心率只得54次、心血管年齡才50歲,所以即使在高清電視年代,於花甲之年再次成為羽毛球手,仍難他不倒,他在62歲更展開國際賽生涯,由元老賽開始,再「膽粗粗」報一些較為低分的賽事,之後於西班牙馬德里參加第一個高級別賽事,此後便與頂尖球手一樣,鏖戰羽壇。

退休之年才執起羽毛球拍,韋斯達屢敗屢戰。(黃浩謙攝)

問他熱愛羽毛球的原因,他說:「羽毛球是最好的,網球、壁球太沉悶了。羽毛球可以透過雙手打出精彩的擊球,極有滿足感,就如去年的德國HYLO公開賽,當時雙打錄得生涯最多來回板數得分,一共28板,我就是為此而繼續打羽毛球。分數只是錦上添花,若有雙位數得分已很滿足,但都不及打出靚波的滿足感。」韋斯達起初對訪問有點擔心,不知要答什麼,但他之後愈講愈起勁,從平衡時空說到新買的寶馬座駕,更以物理學分析羽毛球的轉動,談了將近半小時,比在場上的時間還要多。

「我在場上就像21歲一樣,與其他球員一樣年青。」(趙子晉攝)

「在我工作的30年間,大多時間都是獨來獨往,獨個出外工作、獨個吃飯,甚少機會與其他人交流,如今每當我參加不同比賽,遇見不同的球手,他們全都好好,是我每次出賽期待的地方。」

翻看韋斯達的戰績,2016年起,單打連輸54場,但他對於勝負自有一套:「老實說,大家看我的比賽都沒有太大期望,但不時都有朋友、球迷對我說,『看完你比賽我也想打波,你65歲可以,我40歲都可以』。年齡不是界限,這也是我堅持下去的原因之一。」韋斯達如今每星期訓練一次,平日最少拉三次筋,即使他的實力不如年輕對手,但他始終堅持下去。「我好喜歡身體在運動時的狀態,沒有痛楚,腳步感覺很輕,每場賽事都有挑戰性,這些感覺是釋放,同樣是活着的感覺」。

打羽毛球可以有很多原因,某些人覺得是基於某種衝動;在韋斯達來說,是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