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突破提煉難關恐主導鎳鈷供應 西方企業怨不公平

撰文:藺思含 成依華
出版:更新:

美媒9月9日報道指,中國通過成功提煉印尼的廉價含鎳礦砂,改變行業格局,未來可能會主導鎳鈷供應,但也有西方競爭對手不滿。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中國通過克服西方企業多年未能攻克的提煉技術難關,將在印尼片源島嶼找到的大量低質鎳「變廢為寶」,實現商業化量產。

當地島嶼有大量含鎳與鈷的礦砂覆蓋,但因為劣質到難以提煉而幾被視為廢物,長久以來西方企業採取一般用於提煉鎳的主要方法——高壓酸浸(HPAL)工法,惟失敗率太高,還有高溫和高壓損壞設備、費時維修等許多問題。

2021年1月21日,中國北京一間美國企業大樓外有中美兩國國旗隨風飄揚。(Reuters)

中國企業雖然也經歷多年失敗的嘗試,但在2018年到當地設廠的民企寧波力勤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ygend)成功找到能實現高效生產的工法,到2021年兩條生產線投產且完全實現產能。

實現大量商業化生產的中國企業加速鎳和鈷的價格暴跌,淘汰西方競爭對手,但一些西方礦業者認為,中國公司可以獲得廉價的政府貸款、且罔顧勞工權益和環境問題,有着不公平的優勢。

彭博社5月曾引述消息人士報道,美國和菲律賓正在討論如何阻止中國主導菲律賓的鎳加工業,因該東南亞國家是電動汽車電池所需金屬鎳的重要供應地。

報道指,兩國正在考慮的一項措施是三邊安排,即由菲律賓提供鎳(nickel)原材料、美國提供融資、由日本、韓國或澳大利亞等第三國提供冶煉和精煉所需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