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以日美汽車戰為鑑 化解產能過剩爭議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中國可以上世紀的日美汽車戰為鑑,通過將新能源行業部分供應鏈轉移到海外,為當地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從而緩解其他國家對產能過剩的擔憂,達致雙贏局面。

中國經濟學者、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陳波,上周四(7月25日)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舉辦的公開講座上,圍繞「中國產能過剩:事實還是虛構」的主題發表演講時,提出上述建議。

今年以來,「產能過剩」成為中國與歐美國家交鋒的新領域,圍繞產能過剩的爭議從電動汽車等新能源產品,擴展到鋼鐵和鋁材等傳統行業。歐盟本月起對進口的中國電動汽車徵收反補貼關稅,美國則宣佈對華電動汽車、電池、鋼鐵和關鍵礦產等進口商品提高關稅。

2024年4月25日在中國江蘇省連雲港,航拍機拍攝到一大批比亞迪電動車正準備運到比亞迪探索者一號輪船上,出口到巴西。(Reuters)

陳波指出,中國在鋼鐵等領域的產能過剩是國際共識,中國政府多年前就將產能過剩列為經濟主要挑戰之一,並將鋼鐵和煤礦等領域「去產能」作為主要工作任務。不過,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這「新三樣」是否存在產能過剩,以及這種現象是否合理,則有較大爭議。

他指出,導致產能過剩的原因,包括需求波動、新市場崛起、技術升級和過度投資等。以新能源車行業為例,這個新興產業在技術迭代、政策扶持和資本大量注入共同作用下,導致產能大幅提升。不過,新能源車快速增長符合全球綠色發展趨勢,美國和歐洲也對這一產業大力扶持,「中國只是早一步落實了扶持政策。」

針對歐美國家指責中國通過產業政策補貼國有企業的說法,陳波引述數據說明,銷售額排行前五的中國鋼鐵企業,絕大部分都是國企。反觀五大新能源車企中,只有兩家是國企;鋰電池行業只有一家國企躋身前五,太陽能電池板前五名則沒有一家是國企。

2024年3月28日,在倫敦的舉辦的一個展覽中,長城汽車旗下品牌Ora展出了其第三代電動車。(Reuters)

他進一步指出,中國去年共出口了491萬輛汽車,其中121萬輛是電動汽車。相比之下,日本汽車巨頭豐田同期向全球出口近900萬輛汽車。「電動汽車和傳統油車共享一個市場,為什麼歐美只針對電動汽車行業發難?」

在回應國大東亞所所長睿德(Alfred Schipke)關於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過快,令其他國家來不及調整的評論時,陳波也坦言,從政治經濟角度出發,中國新能源車崛起的確威脅到傳統汽車強國產業,應以1970年代的日美汽車戰為鑑,避免與其他國家,尤其是與歐盟間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

除了像當時的日本一樣到海外設廠,中國還可以通過自願限制出口、開拓歐美以外市場等手段化解爭議。陳波補充,中歐雙方應繼續推動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生效,助力歐洲汽車公司在華擴大生產,讓雙方都能發揮比較優勢。

「如果中國要繼續參與全球競爭,就必須和其他國家共同打造雙贏局面,而非『零和遊戲』,因為後者必然不可持續。」

本文轉載自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