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從異類到兩黨爭搶 亞裔選民成2024年「關鍵少數」 ?

撰文:藺思含 羅保熙
出版:更新:

過去20年間,亞特蘭大郊區發生了不少變化,當地許多亞裔也真切感受得到。他們在童年時熟悉的亞洲超市已經消失,變成了繁華的購物商場、商店和餐廳。日常看到的面孔也愈發多元:從印度裔、巴基斯坦裔到越南裔,韓裔和華裔則更加常見。

近月,這個佐治亞州首府及最大城市成為了全美政治的熱點城市之一。在提前投票的票站外,不難看到一排排翻譯成韓語、越南語和西班牙語的選舉橫幅,還看到不少亞裔選民前來投下他們手上的重要一票。

亞裔美國人今天擁有1,500萬合格選民(接近總選民人數的6.1%,黑人選民則有3445萬),是美國所有主要族裔選民群體中增長最快的,其中許多人是首次登記選民。他們一度在紐約和加州聚居,如今,全國競爭最激烈的一些選區都有他們的身影。

其中在佐治亞州,參與2022 年中期選舉的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民較2018 年增加了 2.5%,是按種族和族裔劃分的所有選民群體中增幅最大的。黑人和西班牙裔的投票率下降,而白人的投票率上升 0.4%。 亞裔美國人倡導基金執行董事Aisha Yaqoob 表示:「佐治亞州的人口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現在大家知道為了真正贏得該州的勝利,你必須能夠與有色人種選民對話。你必須能夠動員這個基礎,特別是亞裔美國選民。」

然而,亞裔選民多年來一直被美國政客忽視,在地方以至全國範圍均缺乏政治話語權。儘管亞裔選民是增長最快的選民群體,但針對亞裔的調查數據非常有限。候選人的競選團隊或許會自主進行民意調查,惟公開民調卻很少,這使得亞裔美國人在整個競選期間的能見度有限。

APIAVote執行董事Christine Chen表示:「我們一直聽到這樣的藉口,即要對亞裔美國人進行超額抽樣調查仍然相當昂貴,尤其是在語言方面。」使用英語進行的民調可能並不準確,而多達20個國家、講多種語言、 並擁有不同的文化和宗教的亞裔選民關注的議題也並完全一致,這使得動員亞裔選民難度和成本都更高,因此在整個競選活動中效益較低。

但除了動員亞裔選民的成本問題外,亞裔選民本身對政治缺乏關心、參與度不高,是另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在許多主要民調中,亞裔美國人仍然處於非主流的「異類」。

被忽視源自19世紀的《排華法案》?

這或許也要從美國的歷史說起。1882年的《排華法案》禁止非居民的中國人進入美國,30多年後,該禁令擴大至幾乎包括整個亞洲的眾多國家。在整個20世紀,美國人發現他們與亞洲人發生衝突,如40年代的日本、50年代的朝鮮、70年代的越南等,他們對這些敵對勢力發動軍事行動,然後又對復興的亞洲國家發動醜陋的貿易戰。

圖為2024年10月15日,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佐治亞州亞特蘭大舉行另一場競選活動。(Reuters)

鑑於這段時間裏,亞洲人一直被美國人視為不受歡迎人士而被排除在外,或者被謾罵、指責為敵人,故即使在1965 年《哈特-塞勒法案》(Hart-Celler Act)打開美國移民大門之後,許多來自亞洲的新移民依然與美國政治保持着距離。

根據過去半個世紀的人口普查統計,亞裔美國人一直是美國成長最快的種族或族裔群體。至少有1,500 萬人符合資格投票,這比1980 年全國有投票資格的拉丁裔或黑人人口還要多,當時這兩個群體已經在選民調查中被細分並成為競選活動的目標。

不過,研究人員指出,亞裔選民並沒有強烈的政黨歸屬感。大多數亞裔選民在1992年把票投給了老布殊(George H. W. Bush),但他們在1996年後則發生明顯的左傾。皮尤研究中心亦有一項研究發現,隨着亞裔選民在美國定居時間的增長,其政治立場也會發生變化,這意味着亞裔將成為兩黨均可搶奪的選民。

「亞裔仇恨」始扭轉局面

但2020年的「亞裔仇恨(Asian Hate)」改變了這一現象。當年的3月至翌年12月間,倡議組織Stop AAPI Hate收到了近11,000宗針對亞裔美國人的 「仇恨事件」的報告,當中最知名的包括在德州達拉斯韓國城一家髮廊發生的槍擊案,以及在亞特蘭大水療中心發生的槍擊案(八名受害者中有六名是亞裔)。

圖為2024年10月15日,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出席競選集會。(Reuters)

許多亞裔美國人認為前總統、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反覆提及的「中國病毒」激起了反亞裔情緒,這讓許多亞裔美國人切身感受到了政治與自身相關。

這些事件在全國範圍內推動了亞裔選民參與選舉,在2014年至2018年的中期投票中,亞裔投票率上升了50%,從2016年至2020年上升了三分之一之多。在全國所有族裔中,來自亞裔的選票增長最快、增幅最大,他們成了民主黨勝利至關重要的一環。

亞特蘭大無黨派組織Asian Americans Advancing Justice的James Woo表示:「我們的選民人數仍然很少,但我們可能成為勝負的決定因素。」即便是在人口增長勢頭略弱的威斯康星(Wisconsin)和內華達州(Nevada)等,這兩個州份在2020年總統大選中的票差只有約20,000票和不到34,000票。這使在許多州都是少數的亞裔選民,以 前所未見的方式成為美國政治的焦點。來自加州民主黨眾議員Judy Chu形容:「我們已經從邊緣,到了勝利的邊緣」。

2020年,他們明確做出政治表態,與2016年大選相比,該群體的投票率出現驚人的84%增長,幫助拜登贏得了關鍵州,並幫助民主黨人贏得了參議院。在另一個搖擺州密歇根州(Michigan),亞裔人口在2010至2020年間增長了70%;在歷來選情最驚險的賓夕法尼亞州(Pennsylvania),這一比例是47%。

從被忽視到「關鍵少數」

在亞裔人口增長、兩黨激烈的競爭形勢下,亞裔選票可能不僅是本屆大選的「關鍵少數」,APIAVote聯合創辦人Christine Chen 表示,根據亞裔美國人選民調查,90% 的亞裔美國人計劃在今年11 月的選舉中投票,而其重要性在未來亦只會有增無減。

因此,民主共和兩黨也在爭取這個群體的支持。例如,賀錦麗的競選團隊在人員編制和付費媒體方面進行大量投資,精心製作宣傳資料來應對亞裔美國人社區間流傳的假消息,與選民直接接觸,並組織具有適應特定選民文化特點的競選活動,試圖從搖擺州的不同亞裔社區中爭取選票。而特朗普(Trump)雖未全面接觸不同亞裔選民,但也到訪維珍尼亞州(Virginia)的越南商業中心、在越南餐廳品嘗傳統食物,來爭取亞裔中最保守的越南裔選民。

從目前來看,經濟、教育、通脹和移民問題在亞裔美國人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但東亞人和南亞人之間的差異很大。亞裔美國人倡議基金會執行主任Aisha Yaqoob指出,東亞社區更重視仇外心理和反亞裔仇恨等議題,而通脹和生活成本對印裔美國人來說稍微更重要。她補充說,加沙戰爭是亞洲穆斯林社區的首要問題。

近期,芝加哥大學NORC進行了一項針對亞裔美國選民的全國民意調查,其中三分之二受訪者選擇了賀錦麗,僅有略多於25%的受訪者選擇特朗普,擁有印度裔血統的賀錦麗似乎佔一定的優勢。唯一有變數可能的是,亞太裔資料中心的調查發現,42%的亞裔選民表示沒有收到任何政黨的直接聯繫,這些人最終票投何人,很有機會才是今年誰主白宮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