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JR貨物數據造假:近年連串事件證東瀛「匠人精神」不再?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負責日本全國鐵路貨物運輸的日本貨運鐵路公司(JR Freight,下稱「JR貨物」)公司,近日公布在列車組裝過程中出現數據造假問題,涉及至少631輛貨運車廂,更一度全面停駛檢查,至今仍影響當地物流。

昔日一直予人信心保證的「日本製造」,近年接二連三曝出造假醜聞,涉及製造業、汽車生產商,以至今次的鐵路公司,使得當地一貫的工匠精神多少失去光采,其背後原因是什麼?

據共同社報道,JR貨物篡改的數據涉及在將列車車軸嵌入車輪的程序中,施加超過日本工業規格所規定的標準壓力,或導致零件之間強烈摩擦和造成損傷,嚴重情況更可導致脫軌。

今日(13日),日本國土交通大臣齊藤鐵夫在記者會上表示,對JR貨物資料造假、導致全線服務停止表示遺憾,並已要求該公司對車輪和車軸進行緊急檢查,並在30日之前提交報告。

今年6月,豐田在內的5間日本車企被曝在測試環節數據造假,引發各界廣泛關注。(Getty)

數月前5間車企被曝集體數據造假

日本企業數據造假問題近年屢見不鮮。作為日本製造的代表企業之一,三菱電機公司於2021年被揭檢驗數據長期造假,導致社長杉山武史引咎辭職。當年的報道指,該公司旗下長崎製作所自1985年起在列車空調批量生產或出廠前,未按合同約定進行產品檢驗,而是偽造檢驗數據,造假行為持續逾30年之久。

去年2月,百年大廠的精密儀器製造商島津製作所證實,其子公司島津醫療系統公司九州支店在對X光設備進行檢查維護時以偷裝斷電「計時器」的手法,故意使設備在維護後自動出現「故障」,然後向用戶出售維修零件。這種惡行持續了10多年,先後有7名技術人員參與其中,包括店長在內。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曾承認,多間車企的造假醜聞不僅動搖了日本汽車認證制度的根基,更損害了該國汽車產業的信譽。(Getty)

今年1月,日本知名品牌松下電器(Panasonic)子公司松下工業(Panasonic Industry)1月12日承認 ,過往為汽車及家電電子零件材料申請認證期間,存在包括數據造假在內的欺詐行為,涉及日本國內外7間工廠的52款產品,最早甚至可追溯至上世紀80年代。

還有6月時,包括鈴木在內的5間日本車企被曝在測試環節數據造假,引發各界廣泛關注。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當時承認,事件不僅動搖了日本汽車認證制度的根基,更損害了日本汽車產業的信譽。

連串事件恐打擊昔日一直予人信心保證的「日本製造」,以及當地一貫的工匠精神?圖為橫濱市日產工廠。(Getty)

「元兇」是企業文化、監管漏洞?

有分析指,品質讓位於成本管理是日本企業造假頻出的原因之一;其次是,供應鏈的垂直體制使供應商受制於下游採購商;第三,經營層面與生產前線嚴重脫節。此外,日本企業文化也是原因之一,集團內部分割、組織機制固化、各部門自各為政等也造成影響。

另外,日本監管部門在標準制定、監督檢查、懲罰機制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一些企業能夠輕易逃避監管和懲罰,客觀上減輕了造假代價。還有意見認為,人才不足也是讓企業鋌而走險的重要原因。

日本企業近年的頻繁造假已經對日本造成了負面的傷害,其中以汽車工業的造假問題影響至深至遠,令該國多年苦心經營的「質量信心保證」形象滑落。連串事件也為多家企業帶來龐大的經濟損失。有分析更指,這些作為經濟支柱的產業連番爆出問題,恐有可能拖累日本GDP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