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日與夜.黎洛賢】慶幸英國成長 不用死讀書 成就足球夢
如果美斯在香港出生,他忙着畫畫、補習、打羽毛球……到了19歲那年,無甚可記。
《如果美斯在香港出生》,一篇網絡潮文,「sad but true」。
所以,幸好黎洛賢在香港出生卻沒在香港成長——
7歲隨家人移居英國,不用讀死書,練就好腳法;到了21歲那年,他披上港隊戰衣,在省港盃兩回合貢獻1入球1助攻,大獲好評。
攝影:潘思穎
小時候,父母很着緊學業。我幼稚園考第一,固然高興,但有次只考第三,他們便有很多說話,到我升上小學測驗考試平均分取得80分亦很不滿,現在回想起來,的確有點「怪獸家長」。
黎洛賢身形瘦削,只得1.66米的他一臉幼氣,隊友多戲稱他「BB」。
「習慣了,反正是一個稱呼。」BB訪問時說。在攝影室穿上一身黑衣,21歲的BB看上去依然像個小朋友,但聽他留英的經歷,才發覺這個小巨人真的很堅強。
「父母在我小時候已很着緊學業,我幼稚園考第一,固然高興,但有次只考第三,他們便有很多說話。到我升上小學,測驗考試平均分取得80分亦很不滿,現在回想起來,的確有點『怪獸家長』。」家長總是望子成龍,黎洛賢的父母當時希望兒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於是舉家搬到英國城市Dunsatble生活。
父母緊張學業 移居英國盼教育更好
「那時我只得7歲,什麼都不懂,上課時老師和同學說英文,我聽不明、答不了,我跟同學唯一的交流,就是小息和放學後到球場踢波。班上有個同學住在我家附近,他的父親是校隊教練,每日都駕車帶我一起練習、比賽,回家後父母都知道我英文不好,在學校課堂跟不上進度,雖然不大支持我踢波,但知道我沒有學壞便算了。」BB苦笑說。
不諳英語 足球成最佳語言
一個7歲小孩在人生路不熟之地成長,不擅跟朋友溝通,想必過得艱苦。幸好英國不像香港,學校沒有功課,BB的父母又開始諒解兒子需要適應新環境,反而沒有逼他學琴、上補習班。「那時候,除了足球就是足球。我可以每天都踢波,跟鄰居把大馬路當作球場,有時夜晚會到附近修理車場的石地球場踢至深宵。」無拘無束的英國生活,讓7歲的黎洛賢漸漸獨立起來,不只是球技,學校沒法給予的朋友和快樂回憶,統統在足球上補完,甚至是初時不懂的英文:「差不多一年,和隊友踢波多、聽得多後,不知不覺便會說了。」又有誰敢說踢波沒用呢?
BB在英國一住便5年,12歲時家人決定回流香港,他才告別這次英國之旅。「起初我很不想到英國,但離開時又覺得很傷心,怕再見不到隊友。」有悲亦有喜,BB在五年級時是球隊的神射手,更曾領校隊打入Bedfordshire區內的校際決賽,雖然並不算是什麼威水史,但他自覺和外國球員比賽獲益良多:「我身位不及人,便要踢得更聰明;隊友傳個身後波,我起步快過對手,但高大後衛多腳長回身快,如果硬推至底線只會死路一條,因此在起步時已經要想定下一秒要傳還是射,才可勝人一籌。」體能和技術可以練,但場上的意識卻需要自小養成,難怪回到香港,「細細粒」的BB由北區踢到花花、天旭、夢想駿其及今季的飛馬,都沒有教練要他改踢閘位,就算BB在省港盃面對廣東隊的粗野攔截亦應對自如,兩回合交出1入球1助攻,球迷對這個娃娃臉殺手讚不絕口。
延伸閱讀︰
省港盃踢出驚喜 終獲親友認同
「我沒想過自己有好表現,始終飛馬換帥後,我的落場時間大大減少,首回合作客踢正選更是擔心,自知比賽狀態不足,上半場我覺得雙腳肌肉很緊,返回更衣室接受按摩後才跑得動。」下半場一球精彩窩利破網,大大提升了BB的信心,亦令他人氣急升,「那是我第一次覺得自己踢波得到別人認同。以前朋友都不信我生得這麼矮可以踢全職足球,想不到省港盃次回合,他們都問我有沒有門票,最終我派了50張入場券,最難得是從來不看我踢波的媽媽,也轉台看直播,很感動」。最終港隊兩回合計僅負對手,但勇於對攻、敢於闖關的膽識,已令球迷看到港足新希望。
如果我小時候留在香港,可能天天死讀書,或許我都會踢足球,但一定當不上職業足球員。我慶幸自己在英國成長,那種自由風氣才讓我的足球夢開花結果。
這個新星坐在攝影室純白的背景,拍出他小小的身軀,背後身影卻令人深深反思。「如果我小時候留在香港,可能會天天在死讀書,或者我都會踢足球,但一定當不上職業足球員。我慶幸自己在英國成長,那種自由風氣才讓我的足球夢開花結果。」香港運動盛事化的同時,教育政策又是否需要以無盡的功課摧毀足球夢?
有人說矮仔特別「硬頸」,全因他們自小便由失敗中站起身,BB亦一樣。「踢得職業波,便要踢到最好一隊,香港隊亦一樣。」如果過多一兩年,你看見大港腳有名1.66米的矮仔,請不要驚訝,正如美斯出道,沒人想過他是未來的球王。
嗯,對的,黎洛賢的足球路,才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