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鷺與少年影評|呼應1988年《龍貓》經典一幕 再談反戰思索生死

撰文:是日觀影
出版:更新:

日本動畫導演宮崎駿的電影作品,可說是深入民心,他的作品得到日本當地與世界各地影迷們的歡心和喜愛,同時,他的電影影響很多後起動畫導演的作品風格,讓大家留下深刻印象。2013年自編自導的《風起了》後,相隔十年後的最新創作,在銀幕上能夠看到宮崎駿的電影,絕對是不會令人失望。《蒼鷺與少年》揉合不同的隱喻和元素,目不睱給的畫功,延續宮崎駿的個人特色。

《蒼鷺與少年》故事發生在二戰時期的日本,十一歲的真人,因為一場於醫院發生的火災,母親葬身火海,後來真人跟隨父親,從東京走到鷺沼,跟隨著她的新母親 — 去世母親的妹妹夏子,展開他的新生活,然而,真人內心感到複雜,難以融入學校的生活,因而令他變得孤獨,甚至傷害自己。有一天,突然有一隻蒼鷺飛到真人的房間,而蒼鷺的出現,卻改變了真人的人生…

【圖輯】點圖放大看更多《蒼鷺與少年》劇照👇👇👇

+22

有別於過往宮崎駿的電影作品,吉卜力工作室這次選擇以「零宣傳」的方式,沒有為《蒼鷺與少年》作任何的宣傳,所以於日本公映之前,並沒有任何的消息流出,直到公映的一天。早於九月的時候,有幸於日本的戲院觀看了《蒼鷺與少年》,惟當時因為沒有字幕的關係,所以對於電影的內容,沒有很深的了解,直到於香港觀影的一刻,才把這兩個月來的疑問,慢慢地揭曉出來… 當然,影片仍然有很多的疑問,需要慢慢地解構。

《蒼鷺與少年》的靈感是來自昭和時代作家吉野源三郎於1937年撰寫的文字作品《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宮崎駿的原創故事及編寫劇本,故事以二戰時期後的日本作為背景,劇情著重描寫主角真人和蒼鷺之間的故事,透過一這段突如其來的旅程,重拾主角對於家庭和國家的情感牽引,透過畫面上看到熟悉的畫面和人物的設計,配以跟過往作品不同的敘事方式,時空的穿梭,宮崎駿再次讓觀眾從他的影像空間,帶來不同的思考空間。

【相關圖輯】AI繪圖|經典日本動畫角色「變真人」 千尋百變小櫻仲有小丸子(點圖放大瀏覽👇👇👇)

+22

《蒼鷺與少年》已不是第一部吉卜力的作品二戰時代作為背景的電影,最深刻的一部作品,莫過於是由高畑勲執導的經典作品,看過一次也不敢再看的《再見營火蟲》,而宮崎駿的前作《風起了》,同樣地是以二次大戰作為背景,不過題材與氛圍則是有點不同。《蒼鷺與少年》的第一幕,便開始交代故事的背景,真人面對災難帶來的傷痛,從而令他展現了新的人生。

影片流露著不少宮崎駿電影的影子,不管是電影的風格及其畫功,每一幕都是會留下了不少對於他舊日作品的熟悉感覺,從家庭、戰爭、政治、社會與人生等不同的命題,甚至會加入了一些宮崎駿的個人情感於電影裡,帶來一種似曾相熟但又素未謀面的觀感。從戰爭悲痛的序幕,骨子裡是寫下了真人對於母親的回憶,這在宮崎駿過去的作品中也不難發現,他對母親的思念和愛。

【相關圖輯】AI繪圖|吉卜力工作室都要失業?一鍵生成宮崎駿畫風 更難辨真假(點圖放大瀏覽👇👇👇)

+11

真人和蒼鷺二人一起經歷的旅程,充滿著奇幻的氛圍,宮崎駿保留著他的個人風格和色調,希望透過影片那份現實和虛幻之間的平衡,道出現實曾經歷面對過的傷痕和沉痛,從而延伸著今天的人生探索。片中的確有很多讓觀眾不斷思考的細節,當然,觀看《蒼鷺與少年》的時候,看到宮崎駿對於母親的懷勉和情感,劇情裡對於母親的惦念,腦海則會勾起了《龍貓》草子與次子思念正在醫院養病的母親,貓巴士陪伴著她們一起探望母親,刻下營造著互相之間的呼應,同時對於宮崎駿對母親憶念的說法,會添上多一點的了解。

除了母親的思念,反戰的命題之外,電影中也會看到對於生命的意象,生和死的思索,從近年吉卜力的作品中,也不難發現,《蒼鷺與少年》尤其明顯,真人和蒼鷺一起經歷的旅程,回看已經去世的母親,內心對她的回憶和思念漸漸地擁現,刻下對於生死作出不同的探討,大概這也會是宮崎駿的個人心態,始終他與吉卜力的合作無間,始終也會有終結的一天,加上多次的「退休」,這次是否他的收山之作,言之尚早,但是對於這電影的所談及的生和死,似乎是宮崎駿難以面對這個命題。從影片的最後一幕,簡單的一個場口,真人跟隨家人離開鷺沼,回到東京,相信這會是宮崎駿對於吉卜力多年來的一顆心。

從前觀看宮崎駿的電影,總是會懷著愉快的心情,一起走進吉卜力的光影世界,已經年屆八十二的宮崎駿,至今依然創作動畫劇情長篇或短篇作品,觀看《蒼鷺與少年》的時候,已經沒有再去考量對於影片如何解讀,甚至有些細節已經看到宮崎駿想表達的情意結。其實從小時候開始接觸宮崎駿的電影,一直伴著長大成人,彷如一位親切的朋友般,每隔數年就會相見一次,這已經成為了習慣和情感吧。

【本文獲「是日觀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