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城影展】挑機法國發行傳統 Netflix顛覆電影定義

撰文:伍麗微
出版:更新:

康城影展雖然落幕,但圍繞Netflix的電影放映爭議依然持續。從4月康城公布Netflix兩部自製電影入圍主競賽單元起,不斷有業內人士質疑Netflix繞過在法國院線發行的決定,認為它不尊重大會傳統,康城官方雖按原定計劃容許該兩部電影角逐最高榮譽金棕櫚獎,卻頒布新條例阻止同類事件發生。
Netflix從致力製作優質電視劇到發展電影,短短幾年已在影視圈掀起一場革命,有人認為它顛覆傳統,亦有人抗議它破壞影視圈生態、擾亂發行程序。

在《玉子》及《邁耶羅維茨的故事》的放映爭議上,Netflix並非完全不肯妥協。在康城公布入圍名單後,法國電影放映協會發公開信,指Netflix不在法國院線上映影片會對國家電影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Cinématographie)造成損失,而不在銀幕放映也不符合電影的本質。Netflix此時釋出善意,表示願意讓影片在法國影院「點映」(即只在個別城市或個別影院預先放映),但前提是點映與網上播放能夠同步進行,這也意味着Netflix無法遵行法國電影的排片制度。為保障本土院線經營者的利益,法國在電影發行上設下不少限制。資料顯示,電影在法國院線上映後,於不同的平台播放有不同的時限,譬如公映後四個月可在隨選視訊播放,十個月後可在付費電視頻道「CANNAL+」放映,22個月後在參與共同製作的電視台播放,其他電視台要等30個月,而像Netflix、Amazon這些串流媒體則要等36個月。這種不符合商業邏輯、無視串流媒體興起的制度,雖然引人詬病,但真正令法國電影業者不滿的是,他們無法向Netflix抽取電影稅。

這可追溯至上世紀1990年代起法國推行的「文化例外」(cultural exception)政策。1993年,法國在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談判中,反對將文化列入一般自由貿易協定範圍,以此保護本國文化不受外來文化衝擊。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保護和促進文化表達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Expressions),其中第四章第六條提到:「締約方可根據自身的特殊情況和需求,在境內採取措施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的多樣性。」由於荷里活影視文化極為強大,並且深受各國觀眾歡迎,法國為了保護本國影視不被邊緣化,決定徵收電影稅,每張電影票含大約10.7%附加稅,電視台的播放稅為5.5%,DVD、光碟等亦含2%稅項。這些所得稅項大多經由國家電影中心重新分配,用作回饋電影業發展,包括投資電影及舉辦影展。可以說法國將扶持電影產業的重擔轉介到觀眾身上,而當中很大部分稅收來自荷里活電影。

Netflix創辦人Reed Hastings指,他遭到法國電影團體聯合排擠。

因此,Netflix的發行方針與法國政府堅守的「文化例外」政策有着根本性的分歧,對於法國人來說,Netflix一方面透過康城影展輸入美國或他國價值觀,另一方面繞過傳統院線發行,實有過河拆橋的嫌疑。相對香港遲遲未有良好的政策推動電影發展,法國獨特的電影發行制度確實能夠保障當地電影業得以蓬勃發展,但無視串流平台掀起的觀影革命則予人保守落後的感覺。威尼斯影展主席Alberto Barbera在《Screen Daily》訪問時提到,影展肩負推廣優質電影、支持電影的目標,而不只關心電影在什麽場地放映,人們依舊會到實體影院觀影,但不能忽視新平台的興起,影展亦不能對之視而不見。

Netflix一直以挑戰影視發行制度為目標,雖然Amazon的發行方針更能取悅院線經營者,但對哈斯廷斯而言,只有創新才能夠擴充產業規模。2015年,Netflix便以凱瑞.福永(Cary Joji Fukunaga)執導的《無獸之境》(Beasts of No Nation)試水溫,嘗試在網上及院線同步放映,但先後被北美主流院線如AMC、Regal、Cinemark、Carmilk等封殺,最終只能在小型的獨立戲院播放。

2016年2月,Netflix無視荷里活院線的抵制行動,聯同北美IMAX影院同步上映袁和平執導的原創電影《臥虎藏龍:青冥寶劍》。10月,它直接與連鎖院線iPic Entertainment簽署協議,未來製作的十部原創影片,將在對方位於洛杉磯及紐約的電影院同步上映,雙方會繼續探索於其他城市影院合作的可能。至此,Netflix顛覆傳統發行的藍圖已逐步實現。

(左起)韓國導演奉俊昊和Netflix首席內容長Ted Sarandos在5月15日的《玉子》記者會上。(韓聯社)

網上與影院同步上映新片,必然會對院線造成衝擊,長遠亦會波及影碟市場。電影一般在院線發行賺取第一筆收入後,會推出影碟賺取第二筆收入,然後才在網上播放,帶來第三筆收入。當串流媒體愈漸普及,未來人們大致只循院線或網絡兩種途徑收看影片,影碟市場只會逐漸萎縮。業界當然不樂於看到這種情況出現,他們認為Netflix破壞了電影圈的生態。然而,Netflix為行業帶來的正面變化是不能忽略的。

第一,電影人尤其是獨立電影工作者普遍覺得Netflix打破傳統發行制度是件好事,因為同步播映讓觀眾擁有更大的自由度,消費者可以在戲院與網絡之中選取最適合自己的觀影模式。不少冷門電影或低成本電影向來不受院線青睞,即使有影院願意播放,場次亦不多,反而同步放映可以吸引更多人注意。

第二,對於擅長拍攝中小成本的導演而言,Netflix及Amazon這種願意投資不同類型片種、又能給予創作者相當大自由度的串流媒體,正正是他們的「救星」。《玉子》導演奉俊昊便曾在尋找投資者的過程中遇上困難,雖然他上一部作品《末世列車》非常成功,但當他向投資人提到《玉子》時,都被回絕,因為他們對於一部涉及5,500萬美元的製作,並由一個不具名氣的韓國導演執導有所保留。

與其說Netflix是破壞者,不如說它彌補了院線的不足,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給予觀眾較多的選擇……

(節錄)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Netflix近年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先後拍攝多部非英語原創劇,亦大力開發亞洲市場,鎖定日本及韓國為首要合作對象。想了解更多關於Neflix經營策略的分析,敬請留意6月5日出版第63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