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一封信啟動曼克頓計劃 奧本海默:他在創造一場學術革命

撰文:莫匡堯
出版:更新:

由荷里活鬼才導演基斯杜化路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最新作品《奧本海默》(Oppenheimer),已於香港及世界各地陸續上映。電影取材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研發原子彈的真人真事,並以奧本海默的生平為劇情主軸,講述他在「曼克頓計劃」裡與不同著名科學家合作及交往,以及他精彩而具爭議性的私人生活。

以下內容含有《奧本海默》內容劇透,未入場的觀眾慎入!

電影以奧本海默的生平為敘事主軸,。(《奧本海默》電影劇照)

《奧本海默》除了男主角「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由長期與路蘭合作的Cillian Murphy主演,電影亦有不少當代著名科學家粉墨登場,其中最驚喜莫過於擁有標誌性髮型、觀眾離遠便能夠認出的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正如電影所述,愛因斯坦與奧本海默曾經交往,而愛因斯坦雖然沒有在曼克頓計劃中與奧本海默合作,但他的一封署名信亦直接令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決定開展該計劃,在事件中的影響力舉足輕重。

在電影中其中一位驚喜現身的科學家,正是家傳戶曉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奧本海默》電影劇照)

一封信影響戰局

事實上,這一封寄給羅斯福總統、被稱為「愛因斯坦—西拉德信」的信件,由實驗物理學家西德拉起草,並請愛因斯坦與他同共署名,以警告美國總統。曾發明核反應堆的西德拉,在1939年7月,告知愛因斯坦有關納粹德軍可能正在利用原子技術製造炸彈的消息,而且認為希特拉會毫不猶疑地使用這種武器。愛因斯坦作為猶太人、和平主義者,沒有想像過原子理論及研究技術,會被挪用製造大規模殺傷力武器,於是便與西拉德聯名發信。普遍認為,這一封「愛因斯坦—西拉德信」,觸發美國投入與納粹德軍進行軍備競賽,直接促使美國政府開展曼克頓計劃,然而愛因斯坦由始至終反對挪用原子理論及技術研製武器,所以並沒有參與曼克頓計劃。

這封被稱為「愛因斯坦—西拉德信」,由愛因斯坦署名,寄予美國時任總統羅斯福。(Einstein-Szilárd letter)

縱使愛因斯坦沒有直接參與曼克頓計劃的原子彈研發過程,然而美軍在廣島與長崎投擲兩枚原子彈,造成大量日本平民傷亡後,愛因斯坦一直感到自責。甚至到1954年,愛因斯坦在去世前一年仍然耿耿於懷,表示自己生命中犯下一個大錯,便是為那封「愛因斯坦—西拉德信」簽署,亦直言:「如果我知道德國人不會成功開發到原子彈,我甚麼都不會做。」

愛因斯坦目睹原子彈帶來的破壞後,晚年仍然因此自責。(網上圖片)

作為和平主義者,愛因斯坦視原子武器為人類和平的重大威脅,更曾以黑色幽默表達他的擔心:「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會用到甚麼武器,但第四次將會用木棍與石頭來打。」充分反映到愛因斯坦擔心原子武器的破壞程度,甚至會摧毀人類文明。

愛因斯坦曾以黑色幽默表達自己對原子武器摧毀人類文明的憂慮。(網上圖片)

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

在愛因斯坦逝世後11年,奧本海默於1966年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上,發表《關於愛因斯坦》的演講,他提及自己與愛因斯坦認識超過20年,更形容與他生命最後11年為「一定程度的朋友」。奧本海默亦於演說中表示:「人們經常將原子彈的慘痛影響歸咎於愛因斯坦,但在我看來這並不事實,他在創造一場學術革命。」作為愛因斯坦的朋友,奧本海默亦深明故友的自責:「他絕不希望以任何形式傷及無辜,而我必須承認,那封信對原子彈發展的影響非常小,愛因斯坦無須也無法為之後的事負上責任。」

奧本海默在愛因斯坦逝世後,發表演說表達愛因斯坦不應為原子彈的出現而自責。(《LIFE》IG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