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凶︰血色大門》劇情+前作提要 Lambert家兒子成今集受害者

撰文:許育民
出版:更新:

《兒凶》系列全球票房大賣,今年來到第五回,驚慄大師温子仁再次率領《兒凶》、《詭屋驚凶實錄》及《恐懼鬥室》賣座幕後班底,聯同頭兩集原班人馬驚嚇回歸!新一集《兒凶:血色大門》(Insidious: The Red Door)由鬼王柏德烈韋遜主演並首次執導,嚇破膽呈獻,誓要挑戰恐怖新極限!

延續《兒凶》及《兒凶續集》,這次再聚焦林拔一家,當初受到惡靈侵擾的大仔戴爾頓已升上大學,本以為已經擺脫陰魂糾纏的佐舒,為了一了百了,唯有聯同兒子闖進陰森靈異的暗界最深處,一步一步揭開塵封多年的家族闇黑過去,面對前所未見的夢魘恐懼,才能終結一切!

由男主角化身成導演,今次創作更貼身。(《兒凶︰血色大門》劇照)
(《兒凶︰血色大門》劇照)

前作提要

要入場看今集,要先回到《兒凶續集》(Insidious: Chapter 2)的結尾,林拔(Lambert)一家,佐舒(Josh)(柏德烈韋遜Patrick Wilson 飾)和戴爾頓(Dalton)(泰辛普金斯Ty Simpkins 飾)從多次進入暗界(The Further)的旅程中倖存下來,戴爾頓曾被惡魔綁架,佐舒出手救了他,自己卻被困暗界,還被鬼魂附身,而那鬼魂,利用佐舒的身體橫衝直撞地,試圖殺死他的家人。而且戴爾頓冒死回到暗界尋找他『真正』的父親決意將他帶回來。

作為溫子仁作品,電影變成系列作,拍到第五集。(《兒凶》劇照)

身為男主角的韋遜,今次身兼導演,第一樣要想就是在《兒凶續集》之後,還有什麼可以和林拔一家一探索呢?於是他想到以佐舒的身份回歸系列,並當上導演製作《兒凶:血色大門》(Insidious: The Red Door)。

時間線回到第二集結尾

繼兩部前傳之後,這次事件在第二集事件發生十年後…… 佐舒和蓮妮(Renai)(蘿絲拜恩Rose Byrne 飾)已經離婚了,佐舒努力拼湊出一種似乎有他無法填補的重大漏洞的生活。戴爾頓已是年青人,正前往東岸一所藝術學院就讀,而他與父親的關係依然緊張。「發生上次的事件後,他倆變得生疏,兩父子無法表達他們想改善關係的意圖,因為,他們根本不知問題出在哪裡。」韋遜說。

其實在《詭屋驚凶實錄》系列前,溫子仁曾經製作了《兒凶》。雖然全球票房只有約9,700萬美元,但電影的成本只需要150萬美元。(《兒凶》劇照)

為傳奇寫上句號

今次最特別的地方,是電影由男主角柏德烈韋遜執導,亦是他的首次執導。韋遜直言他以溫子仁(James Wan)作為榜樣,「溫子仁不斷地提醒我:要主宰整個製作。你想講什麼故事?你對電影有甚麼程度的熱情和理解?」劇本方面,曾為《月光光殺清光》編劇的史葛添士(Scott Teems)則為電影創作故事,身為系列的始創者溫子仁表示,利雲紐(Leigh Whannell)編寫了多部《兒凶》電影,更執導了第三集《兒凶第三回》,這經驗對韋遜來說絕對是正面影響,「在某些方面,利雲紐的意見比我對韋遜更有幫助,因為他執導了第三集,他知道身負成功電影系列『特許經營權』的身份製作電影是什麼感覺。我敢肯定,韋遜對對這部電影有著非常強大的願景。」

今次故事會返到第二集開始講起。(《兒凶︰血色大門》劇照)

溫子仁續說,「何況,他將親自回歸扮演佐舒,在我們(連利雲紐在內)共同創造的世界觀上進行創作,加入他自己有創意的想法。我們談論了很多不同面向的點子 — 故事、角色、基調、恐懼程度…… 希望他憑著此作能有進一步的發展。」

恐怖家族「回歸」

柏德烈韋遜今次執導有份參演的《兒凶》,在創作上涉及他表演時某些狀態的定位。「林拔一家,原為普通家庭,卻遭逢巨變,令他們受到超乎想象的創傷!佐舒還要穿越到另一次元與惡魔戰鬥!這樣的角色,讓我由常態的情緒,演到去難以想象的瘋狂狀態。我就是喜歡這樣『推』自己,無論是肉體還是情感層面亦然。」

(《兒凶︰血色大門》劇照)
《兒凶:血色大門》以Lambert家的兒子展開故事。(劇照)

柏德烈在情緒上的平衡,就如電影的主題一樣 — 是一場光明與黑暗的角力,藉此面對創傷:「所有關於剛才提及到的課題的種子,已在第一集裡悄悄撒下,現在,算是取得成果了。」

韋遜續說,任何導演都希望能發展出自己的固定班底,找到延續創作力度的方法,韋遜今次的目標是延續溫子仁在《兒凶續集》給觀眾帶來的懾人視覺體驗,「我搜索《兒凶續集》舊鏡頭、毛片、棄用的材料,看看是否有一個或兩個鏡頭凸顯著主觀視角,然後,我要順著那個氛圍做相反的事情,試圖去凸顯另一種張力。」就這樣,韋遜又回到了前兩部電影去找出更多關鍵的恐怖密碼,「我亦希望給觀眾『林拔家三部曲』完滿結束的感覺。」

(《兒凶︰血色大門》劇照)

藝術創作帶出恐怖之源

韋遜以《兒凶:血色大門》的故事道出他本身藝術學院的某種經歷 — 藝術家如何透過創作自我追尋,以了解想成為怎樣的藝術家。「我與利雲紐、史葛添士研究劇本時時,都認同將戴爾頓設定成藝術家是有道理的,因為,藝術是第一集的核心材料,所以,戴爾頓所就讀的應該是藝術學校,在那裡他透過學習和際遇而踏上了解真正自我的路。這就是音樂/藝術學校存在的真正意義 — 讓你找到自己作為藝術家的聲音。」

第一集《兇凶》已是13年前的故事。(《兇凶》海報)

因為戴爾頓在藝術學校上學,韋遜有機會透過畫面和藝術創作,將故事的隱喻展現出來,「什麼是光明與黑暗的對比,藝術家如何透過創作『平衡』他們生活中體會的光明與黑暗?」一上大學,戴爾頓就遇到了基斯(Chris) ,一個有趣、性格爽朗的年輕女生,他立即與她建立了聯繫。當戴爾頓開始新的生活 — 作為一個成年人 — 基斯作為朋友、知己陪伴在側。飾演這個角色的是女演員辛克萊丹尼爾(Sinclair Daniel),她是紐約大學戲劇學院的畢業生。「演恐怖片絕不容易,特別像基斯這樣的角色 — 她必須成為觀眾的耳目、戴爾頓夥伴,她自身也經歷了一些痛苦。」韋遜說。

+1

在大學裡,戴爾頓遇上一位讓他敬仰的教授,這位教授經常激勵她的學生探索自己性格的優秀與黑暗兩個面向,而這挑戰竟然導致戴爾頓重返暗界(The Further)。韋遜說,每位年輕藝術家都有一位啟蒙老師,將他們推出舒適圈,更有質量地發展他們的藝術,「了解藝術創作的真貌,是作為藝術家的基本條件。」擁有一個能推動戴爾頓創作力度的角色很有用,「我的朋友Ricky Mujica為這電影畫了所有戴爾頓的作品 — 所有電影中出現的繪畫和素描。」泰辛普金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