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作虧心事】羅馬尼亞式父愛 選擇原則還是妥協?

撰文:陳運濬
出版:更新:

現今社會最重要的教育是甚麽呢?三歲報定名牌Playgroup?小學要入名門學校?中學找個出色的補習老師?
老掉大牙道理:身教才最為重要,但若遇到《畢作虧心事》中男主角的處境:從望子成龍和身教間二選一的時候,你又該如何抉擇?

男主角為女兒有更美好前途,不惜破壞自己原則,走上一直自己鄙視的行為。(《畢作虧心事》劇照)

羅馬尼亞電影《畢作虧心事》(Graduation)獲得上屆康城影展最佳導演殊榮,評審最欣賞在於導演基里斯汀穆基 (Cristian Mungiu)宏觀帶出羅馬尼亞人情社會面面觀。一個父親眼見女兒即將畢業,然後拿着獎學金奔向大不列顛國升學,大好前途就在眼前,偏偏考試前一日慘遭性侵,一向正直不阿的父親,計劃使用一些自己厭惡的灰色途徑解決問題,望女兒考試許勝不許敗。說到尾,這其實只是父親望子成龍,不惜打破自己做人原則的故事,包括貪污、搭上權貴、利用職權協助有勢力人士等。活在香港,倒不覺得是種新鮮事,反正每日中國都有類似事件上演。

男主角於女兒出事前一直是正直不阿,堅守原則之人,唯獨面對婚姻,他出軌跟病人搭上了關係。(《畢作虧心事》劇照)

父親為何要破壞堅守的價值觀,決心將女兒送到遠方?當中父女對話的台詞有說到。「1991年革命後,我和你母親回國,現在我們後悔。要改變這個國家,我們留在這就夠了,你怎樣都要離開。」1989年羅馬尼亞革命,壽西斯古的獨裁政權正式被推翻,只是國家的命運沒有因此特別好起來,或許這裏沒有戰爭,沒有人民暴亂,人人生活如常,從戲中那些平靜的鏡頭中,觀眾沒看到一絲這東歐小國的混亂,但總有着一陣灰沉沉的霧霾籠罩着整套電影,每個戲中出現的成年人,他們的表情總有着隱隱的不安,就似戲中的父親一樣,縱使生活安穩,仍然渴望子女出國,逃離這個城市,逃離這個帶有貪污舞弊,權貴主導的社會。

他明白,要講原則先要講自由,這種缺少尊嚴和價值觀的地方,他不能夠讓一直受他栽培的精英女兒待在這裏成長。只可惜,最無奈的是,他先要說服女兒跟他一樣,要在考試中打暗號作弊,處於這種極端矛盾的情況,引申出一個問題:其實子女的人生是否全該由父母控制,每個人的思想和行為,最終會變成社會的價值取態,成為社會制度。當事件成功胡混過關後,那些人生曾下過的決定,往往就會影響住我們的一生。一子錯,滿盤皆落索,或許他的前途會變得美好,但精神上、價值觀早已崩解。

男主角為了令女兒順利考試兼得好成績,順利升學到英國,他決定先行買通警察、考試局高層、海關局長等人。(《畢作虧心事》劇照)

或者要談的是我們應當如何教育子女,男主角是醫生,一向奉公守法,女兒品學兼優,愛護自己家人和男友,身教來說,這父親無疑是出事前,已經盡力做到最好。只是電影想探討更多的是:原則與妥協,如導演接受專訪時話,人愈大愈面對現實時,要選擇的是個人主義還是團體主義、教育還是家庭、應否讓子女面對真實世界,還是以赤誠之心教子女努力改變世界?結局畢業典禮上,父親為女兒和同學們拍下了紀念照,導演以一群年輕笑臉作結尾定鏡,想表達的或許是多年之後,這班國家未來棟樑,會否變成如男主角般,都只不過是一個學懂妥協的成年人呢?

久不久就會出現某些香港高官送仔女到外國讀書的新聞,然後網民熱烈抨擊他們的行為,尤其那些高官更會厚顏地推銷本地教育政策優良時,其實比起戲中男主角的遭遇,我們到底更討厭那類人呢?或許任何人面對現實,都終將成為我們自己討厭的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