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殼機動隊】細數戲中Cyberpunk元素 人造人偕黑客抗財閥 

撰文:戴嘉達
出版:更新:

廿多年前的《2020》(Blade Runner)奠定了一種全新電影類型—「賽博朋克」(Cyberpunk),美國男星夏里遜福(Harrison Ford)演的未來警察,任務是捉拿因試驗計劃失敗而逃到地球的人造人。
《攻殻機動隊》無出其右,在電影中每每出現人造人或生化人等實體,「他們」明顯衝著「我們」(人類)而來,教人不得不面對「生命是什麼」這個老問題,除此之外,戲中還有數個Cyberpunk元素,值得細加留意。

《攻殻》的少佐表面上東奔西走,忙於捉拿黑客,實質是在「捉自己」,試圖搞清其身世之謎。

人類與人造人

Cyperpunk的電影世界中,總是充滿超強的高科技,可輕易製造出人造人。女神施嘉莉祖安遜 ( Scarlett Johansson)演的少佐,只保存大腦,裝有義體身軀,埋藏在外殻內的靈魂,彷彿是他/她存在的憑證,但當記憶變得不可靠時,主體便頓變無主孤魂,要如何去定義主體,不單少佐有疑問,也是自古以來無數哲學家的思考課題。

人工智能,人造人或者生化人,要搞清楚這些除人以外實體,首先你知道人類是什麼。

未來城市想像

《2020》展示的未來都市,最具標誌性是超特大熒光幕,這個在1980年代不常見的事物,時至今日變得很普通。  《攻》片再推進一步,觀眾見到超特大的3D全像投影式廣告版,密集地散落於摩天大廈的外牆。除此以外,高度劃一的商宅、住廈都有份構成城市景觀,這與少佐走過混雜凌亂貧民窟,亦即現實中的海山樓,形成一個強烈的貧富對比。

事隔廿多年,從特大瑩幕變了3D全像投影,總算個大躍進吧!

黑客與數碼空間

身體相比起意識可靠,超碼摸得到看得見,但當可被隨意更替,意味真實與虛擬界線變得模糊。大多Cyperpunk故事發生在網路上,或者是數碼空間,發生的事情不一定影響到現實,正如在《數碼暴龍》的數碼世界。《攻殻》的黑客久世,主張在大財團阪華控制網路以外,開闢一個真正屬於人民的世界,讓所有人共享虛擬空間,聽起來就像另一個天堂。

網絡安全幾時都重要,即使你要搞變革。

政府之外的大財團

Cyperpunk具有反烏托邦意味,對任何理想世界嗤之以鼻,但往往不是針對法西斯、共產主義政權,而是對準龐大的跨國財團公司。《攻殻》中的阪華能夠做出人工智能、半生化人及生化人等,電影開端時,總裁更向來自非洲的國家總理說,他們服務着全球73%人口,其實變相擁有控制大部分人的能力。然而這種操控並非牢不可破,當然此重責就落在主角少佐及黑客久世身上。

人工智能霸權肯定比地產霸權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