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裂】受《24個比利》影響 多重人格令凡人變超人

撰文:佘漢姬
出版:更新:
多重人格的成因各異,但主要是由於童年時遇上慘痛經歷,為自我保護而衍生出多個性格不同的「自己」。(網上圖片)

【微劇透】

在電影上映前不少人誤會禮切沙也馬蘭(M. Night Shyamalan)新作《思.裂》(Split)是電影版的傳記名著《24個比利》(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其實前者是原創故事,只是剛好由占士麥艾禾(James McAvoy)的主角Kevin有24個人格,當中又有「邪惡」人格犯下綁架少女的罪狀,才被錯誤解讀。真正的電影版「比利」就留給里安納度狄卡比奧(Leonardo DiCaprio),我們來看看禮切沙也馬蘭與占士麥艾禾如何詮釋多重人格患者。

多重人格障礙,又稱解離性人格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是荷李活熱愛的題材,雖則納入心理學的研究範疇之內,但又帶點超自然的味道。過往相似主題的電影,例如2003年的《致命ID》(Identity)以及2010年的《不赦島》(Shutter Island),都可以見到多重人格病患與犯罪者畫上等號,那是因為「比利」Billy Milligan的個案實在太過深入民心。Billy Milligan是第一個因為多重人格症成功脫罪的疑犯,他的代表律師稱所有性侵、強盜事件均是Billy體內另外兩個「邪惡」人格的主意,而Billy本人格亳不知情,並且完全沒有記憶。經過4位精神科醫生以及一名心理學家測試證明Billy的確擁有24個人格,他最終獲判無罪釋放。

心理醫生Fletcher通過對話了解Kevin體內每一個人格,最常見到的是喜歡時尚、性格爽朗的好青年Barry。(網上圖片)

《思.裂》也受其影響,24個人格入面有至少4個是「不受歡迎的」,但沙也馬蘭的切入點稍為不同。正如現實多重人格的理論在學術界處於不被重視的邊緣,戲中老醫生Karen Fletcher花了很大力氣才爭取到在心理學研討會上說一席話,希望多重人格的診斷能被認可,從而幫助她的患者。如果不認同多重人格症的存在,便等同否定主人格以外的其他人格,「謀殺掉」這些人格。老醫生強調信念的力量,只要患者「相信」,甚至可以改變物理形態。這個宗旨貫穿整部電影,亦孕育了最後的「野獸」人格。

在24個人格入面嚴謹的Dennis以保護者的身分存在,劇情亦由他綁架3名少女開始。(網上圖片)
真正的「24個比利」Billy Milligan在1977年犯下多宗性侵案,後因診斷出多重人格症而獲判無罪。(網上圖片)

由於多重人格病例罕見,又容易跟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混淆,至今學術界還是抱持懷疑態度居多。1973年美國記者Flora Rheta Schreiber出版了一本名為《Sybil》的書,紀錄精神科醫生Cornelia B. Wilbur治療多重人格女患者Sybil Isabel Dorsett的過程。Wilbur宣稱化名Sybil的Shirley Ardell Mason擁有16個人格,轟動當時的社會。然而隨後學界再深入調查,卻發現患者可能只是被Wilbur通過不斷會面加以暗示影響,並非真正有分離人格的問題,大大減低這個案例的可信性。

而到近年最出名的例子,莫過於英國女藝術家Kim Noble,她體內有超過20個人格共存(在治療後控制在12個),一個人格一種畫風,令她舉世知名。這些人格包括慈母「Bonnie」、同性戀少年「Ken」、宗教狂熱者「Salome」還有洞悉一切的主人格「Patricia」。

《思.裂》男主角也有個叫「Patricia」的人格,是巧合還是刻意?

Sybil Dorsett的故事充滿戲劇性,被兩度改拍成電影。(網上圖片)
Kim Noble不同的人格有不同的畫風,上圖是人格「Dawn」在德國繪製的作品。(Facebook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