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20周年】宮崎駿的5大隱喻 警惕日本要正視戰爭罪行

撰文:王誦賢
出版:更新:

由宮崎駿自編自導的《千與千尋》,在2001年7月19日在日本上映,不經不覺已經踏入20周年。這部獲得第52屆柏林影展金熊獎、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及第30屆安妮獎最佳動畫等獎項的動畫,當年大家有否看懂宮崎駿的隱喻呢?

《千與千尋》剛剛踏入上映20周年。(《千與千尋》劇照)

據東京大學日本文學專業博士秦剛在其著作《「捕風者」宮崎駿:動畫電影的深度》中解釋,宮崎駿在《千與千尋》有五大隱喻,其中包括電影的片名、油屋的秘密及白龍的命運等等。

《千與千尋》有五大隱喻,其實連片名都有特別意思。(《千與千尋》劇照)

在《千與千尋》上映後,很多影迷都對日文片名《千と千尋の神隠し》感到疑惑,皆因「千尋」與「千」都是同一個人,但為什麼要用「と」連接呢?其實片名已經非常有心思。皆因在電影開頭,當時搬家途中的「千尋」一家,行駛在「20號國道」,而前方是「21號國道」。可是這兩條公路實際上在日本相距甚遠,故這比喻為人類從20世紀過渡至21世紀,所以片名為「『千與千』尋」,即時代交替。

有指這代表人類從20世紀過渡至21世紀。(《千與千尋》劇照)

除此之外,宮崎駿曾說過這部電影是獻給當年10歲小孩的故事,而電影在2001年上映,估計千尋是在1991年出生,亦是日本泡沫經濟爆破的那年。千尋成長在90年代平成經濟蕭條期,年輕一代對未來迷失及不安的心理。因此戲中曾聽到白龍對千尋說「要把名字藏好,不然就找不到回去的路」,及千尋問無臉男「你是從哪裡來?」等。

宮崎駿稱電影是獻給10歲小孩的故事,估計千尋是在1991年出生,亦是日本泡沫經濟爆破的那年。(《千與千尋》劇照)

之後就是由湯婆婆經營的澡堂「油屋」,而千尋的冒險之旅也從「油屋」開始。據宮崎駿表示:「千尋闖進的異界,其實就是日本社會,而我描繪的(油屋)就是日本。」而這澡堂的營運模式就是契約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營業方針,從而反映出現代資本主義及消費社會。

據宮崎駿表示,由湯婆婆經營的澡堂「油屋」是代表日本。(《千與千尋》劇照)

另外,對於白龍的命運,有指是投射日本戰爭罪行,如白龍被一大群紙人追討,象徵著戰後各國對日本的譴責。雖然是紙,但卻足以讓白龍重傷。相信宮崎駿要透過白龍的命運,去警惕日本要正視歷史:「沒有歷史的人和忘記過去的民族,只能如蜉蝣一般消失。」

白龍的命運有指是投射日本戰爭罪行。(《千與千尋》劇照)

最後,宮崎駿曾表示搭電車回望湯屋是電影的高潮所在:「不知道大家有否察覺到電影高潮的部分,我覺得乘坐電車那一幕才是高潮。」千尋乘坐電車離開湯屋,要去「沼底」向錢婆婆道歉,而搭電車回望湯屋,象徵著日本對殖民地時期歷史的回顧,要回顧過去就必須拿出勇氣道歉,而道歉後才能迎接更好的未來。

宮崎駿曾表示這一幕是電影的高潮所在。(《千與千尋》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