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水漂流》影評|沒《麥路人》催淚計算 反映城市日常更見悲壯

撰文:許育民
出版:更新:

本土製作,新導演執導,一位知名影星當基層角色,加上一個社會議題的故事,這是近年香港電影掀起的一套得獎公式。無人能保證最終能否得獎,但肯定是先贏一個話題。而同是露宿者題材,上年就有郭富城的《麥路人》,今年就再有吳鎮宇的《濁水漂流》。

案件最後獲法庭判勝訴,但就得不到政府一句道歉。(《濁水漂流》劇照)

兩部戲牌面都吸引,你有興趣看郭富城如何演繹一位麥難民,亦想看吳鎮宇怎樣市井地的爆粗鬧政府。當初看畢《麥路人》,故事情節催淚,每人都有一個故事,每人都有一個爆發位,最後郭富城未能見母親一面亦夠夭心,更慶幸故事沒有硬來的Happy Ending,如實反映一個社會流動的困局,一班弱勢社群無容身之所的苦況,當作一齣戲劇看,是收貨的,但當《濁水漂流》公映後,大家的口碑一面倒讚好,到底分別在哪?

港產電影《麥路人》便是講述麥難民以麥當勞為家的景況。(電影劇照)

《濁水漂流》故事沿於一單新聞,政府部門在無通知下突擊清洗街道,令一眾街友的家當被當作垃圾丟上垃圾車,街友不忿不受尊重,於是發起訴訟,要入稟告政府,為的不是一百幾千的賠償,為的是一句捍衛個人尊嚴的道歉。整個故事的層面已經由家庭問題延伸到社會問題,更直刺入一個人的尊嚴值得你放棄多少東西去爭取?

在2012年最冷一天,政府要洗街逼令街友無處容身。(《濁水漂流》劇照)

所以《濁水漂流》沒有像《麥路人》般,跟你詳談各人露宿的背後原因,因為這樣會模糊了爭取公義的主線,反之是帶出尊嚴在各人眼中值多少錢?有人覺得2000元夠有凸,有人覺得根本無何必爭取,但在吳鎮宇飾演的輝哥眼中,政府做錯嘢就要道歉,就算是道友都不是好欺負,都有人權。

《濁水漂流》拍攝上追求較寫實一面,而且對白間還帶出輪候公屋的不公,政府不理基層生活大肆重建的惡果,更指出部份人慣用「好慘」去面對一眾街友,借幫助他們去取得不同等級的光環,用多種角度去針對同一問題,到最後還以一個死亡控訴,再一次如實反映問題一直都在,問題依然沒有解決,我們的社會依然冷漠歧視。

電影有拍出一眾街友以示威,希望獲得社會人士的關注。(《濁水漂流》劇照)

兩部作品一併看來,《麥路人》就是用一個社會議題做舞台,集一群演員去演一個悲情故事,當中的催淚位經過設計和計算,為觀眾苦心經營一份感動。《濁水漂流》相對就多一份實感,較易讓人認同戲中就是新聞中的當事人,縱使謝君豪的老妝令人有一絲抽離,蔡思韵的靚女社工也太夢幻,不過朱栢康的市儈自私,柯煒林飾演患失語症的木仔,又幫大家拉回這個露宿者氛圍中,繼續沉沒在這個社會悲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