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獨家】港產片不思進就是退 翁子光:《賭城風雲》令人側目
「剛愎自用,利字當頭,失去了求變思進的初心」是翁子光對絕大部分「合拍電影」的批判。其作品《踏血尋梅》是近年少有既能贏得獎項,又取得口碑的本土電影。昨日該片更證實代表香港出戰奧斯卡,角逐最佳外語片的獎項。身為編劇、導演及影評人,翁子光對本土電影一直很有看法,就此他早前接受了《香港01》的訪問,並以書面回覆了一系列問題。
01:《香港01》記者
翁:翁子光導演
自覺及不自覺的本土
01:究竟你怎樣看近年的本土電影?
翁:本土電影有兩類:一種是「自覺的」,以本土元素作為賣點,如鬼怪、色情、新聞、夜蒲等等,是商業掛帥的,以「本土」及「不能進入内地市場」作為其賣點,聲色犬馬,或譁眾取寵,或食香港成功商業電影類型的老本。另一種是「不自覺的」,就是導演個人言志岀發,不管能不能在内地上映,內容也會是以導演對香港的觀眾及關懷,帶有當代性,以香港生活及文化為電影的「主語」。我着眼的一般在於後者,這類電影的代表作包括了《歲月神偷》、《桃姐》、《十年》。
《賭城風雲》最令人側目
01:若論前者,除了色情低俗之外,利用昔日的文化資源,以懷舊情懷作為包裝的,其實越來越多,你認為存在「離地的懷舊電影」嗎?
翁:近年這種電影是特別多,最令人側目的是《賭城風雲》,懷《賭神》的舊,但在内地審查上處處受到限制,結果在劇情和搞笑環節上都不到位,結果卻在內地票房大賣,見證了香港九十年代商業電影的鼎盛,對在錄像廳及VCD看香港電影長大的人來說,是存在一定的剩餘價值。
八十年代的經典,成龍的《警察故事》在内地已經拍了2013版本,吳宇森的《英雄本色》在內地也即將開拍第四集,內地導演執導,毫無疑問這將會跟「香港」完全沒有關係。
大有大做,小有小做
01:《踏血尋梅》原本要上大陸播映,其成功之處在審查制度之下會否走樣?
翁:我們有努力把《踏血尋梅》做成一個可以通過內地審查的版本,可惜事與願違。其實,我是主張中間路線,因為我不認為刻意為之的「抵觸及挑戰審查」心態,是一種合理的態度,相反,我認為一切都是出於自然,不能過審的,就用純本地電影所能承擔的成本。拍電影不一定要用很多錢,大有大做,小有小做。最重要的原則是:不要自我審查。
不刻意的本土元素
01:觀眾希望從香港電影見到本土元素,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翁:其實一切還是源於「觀眾」,本土元素不是刻意經管的,而是自然而給的。
合拍片不離地有一個很重要的法則:就是相信内地人本來就是喜歡看「香港電影」的,反而不用揣摩所謂的「内地口味」,內地觀眾對香港生活的「距離感」和「想像空間」其實是很可貴的,香港電影(特別是合拍片)最大的尊嚴,就是忠於自己的交代,忠於自己相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