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毒2】邱禮濤稱現實比電影更暴力:電影中好警察會出示委任證
由兩大影帝劉德華、古天樂主演的警匪動作片《掃毒2天地對決》正在上映,票房成績不裕,香港編劇權益聯盟在周五(26日)舉行特別放映場,請來電影導演邱禮濤和編劇李敏進行映後座談,讓電影主創直接解答觀眾的疑問,從而增加對電影的了解。
座談會由香港編劇權益聯盟舉辦,所以編劇李敏在問答環節開始前,便向在場觀眾簡介香港編劇現時面對的問題,並帶出「開筆費」這個概念:「在香港做編劇很被動,很少情況是編劇寫好一個劇本,然後可以Pitch到一家電影公司投資,多數是由導演有一個想法,再找編劇去寫,所以我們是被動的。」開發項目之初,編劇會先完善導演的想法,並撰寫一個故事大綱,但有沒有收成則要視乎導演是否能找到投資者,而遇人不淑的例子也絕非少數。近年很多新入行的編劇沒有「開筆費」這個概念,所以李敏希望重提大家可以活用這個概念以保障自身權益,並糾正行業弊病。
到自由問答環節時,觀眾便針對《掃毒2天地對決》,以及邱禮濤的過往作品發問:
Q:《掃毒2天地對決》與《掃毒》(2013)的台前和幕後班底都不同了?
邱禮濤:電影的題是一早就定了是《掃毒2》,原本也想找回劉青雲、古天樂和張家輝,但因為檔期和各種原因無法湊合,最後就變了現在這個陣容(劉德華、古天樂、苗僑偉),雖然都有種熟口熟面的感覺,現在看電影好像來來去去都是差不多的元素,所以需要後浪向前推。
Q:電影中人物背景豐富,苗僑偉有家庭、女兒;劉德華有愛情,為什麼唯獨古天樂的角色比較空泛?
邱禮濤:地藏(古天樂飾)這個角色比較孤獨,沒有兄弟、沒有親人,心裏只有仇恨,要為三根手指報仇。因為他本來就不是個毒販,卻被不問真相的十幾年兄弟砍掉手指,所以他要Make sense of這件事,以致及後決心做最大的毒販。
Q:近來社會中有不少對暴力的討論,而電影也很直接呈現暴力場面,現實和戲劇中暴力的關係?
邱禮濤:我覺得現實比電影更暴力,就算不是《掃毒2》,即使說《叉燒包》(1993年港產驚慄電影《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我所認知的現實也比電影更暴力。電影中的好警察一定會出示委任證,一個人攤在地下、七八個人都依然毆打他,這種情節連大陸廣電局(審查)也過不了。
Q:那麼熒幕上呈現的結局和原本的有沒有什麼不同?
邱禮濤:結局從最初第一稿的設定開始已經是這樣,三個人的結局都沒有改過。這個結局需要滿足一些限制,在現實中劉德華雖然漂白,但他的行為依然是犯法的,經審查時罪犯並不能逍遙法外,警務人員亦不方便死亡,所以要在當中想一個自己接受、起碼不是最好也相對是好的一個結局。
李敏:這個決定其實都經過思考,劇本寫了兩年多,中間是想過方法劉德華的角色可不可以不用死。
Q:為什麼主演在電影中都不得善終?
李敏:其實每一個角色都有他的執着,余順天(劉德華飾)和地藏主角的執着很明顯,林嘉欣執着幫丈夫完成小家庭的夢想,希望能說到人會因為小執着而改變命運。
邱禮濤:有時候寫劇本、拍電影沒有很大的自由,要在限制內設定人物的結局,而自己又能接受的。現在這個結局有個好處,大部人希望在規模上能達到荷里活的標準,還有就是港產片的基準;一般的荷里活片不會看到那麼多主角死去,會是相對大團圓結局;而港產的主流商業片則比較能承受悲劇結局。
Q:即是一種宿命論?
邱禮濤:和民族性有關,港產片相對上是比較接近現實,荷里活是比香港更夢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