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仔打官司.影評】生而不能養 兒童難民悲劇是誰的錯?
《星仔打官司》(Capharnaum)是黎巴嫰導演娜丁.拉巴基(Nadine Labaki)第三部作品,與前作《Where Do We Go Now?》同樣反映國內的社會問題,不過前作是以女性角度出發,在戰火連天下男性大多出外拼命打仗,留下的女性可以如何自處?雖然是回應當地戰爭不斷,但娜丁.拉巴基在片中沒有聚焦戰爭場面,而是透過幾位女性在日常生活奇招百出,尋找另一種可能化解戰爭的機會。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星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今次《星仔打官司》則以少年視角探討難民遭遇,男孩Zain雖然擁有很多家庭成員,但當中幾乎沒有親情可言,父母生而不養,只當他們是賺錢工具,種種行為令他覺得父母為何把他帶來世上。電影亦入圍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五強。
有道「養不教父之過」,但當問題根源是作為父母的人完全不覺得自己有問題,從小至大他們被灌輸的價值觀,都是孩兒出生後就是如此環境,沒有教育沒有理想生活空間都全因為自己的身份階級,是沒有辦法解決和轉變的,因而當Zain在法庭上開口要控告作為父母的自己時,他們完全錯愕,並不知道自己何錯之有,認為難民就只能以難民身份繼續這樣的生活,是社會的錯。當然這的確也是社會的錯,因為當地政局和戰爭問題,但這不是以問題產生問題的辯解方法。編導亦以另一個角色的生活回應這種非常賴皮、無恥的藉口。
Zain在離家出走時遇上清潔工人Rahil,她曾當家傭,可是因為懷孕而放棄原來的工作,因為當地並不會給予外傭所生的孩子戶籍,因此她需要找尋合適的地方安置自己和兒子。Rahil的處境跟Zain的父母比較之下同樣並不好過,但她會努力尋求工作機會,還會在較為惡劣的環境下先行照顧兒子Yonas的起居飲食,這種做法其實才是父母照顧子女的天性和責任,盡最大的可能讓孩子成長。而不是像Zain的父母抱怨自己的身份,埋怨社會制度,要改善或者維持僅有的生活水平總需要自己動手出力,而不是坐着等人施救,也不是自己製造問題。不能負擔養育的責任,就不要生下更多孩子。
【編按:以下含劇透!逃生門在此。】
電影透過Zain的視角亦回應何謂血緣與親情,在他寄居在Rahil家的日子,他對Yonas的照顧可謂無微不至,完全不像一位只有12歲的男孩,除了是因為生活環境使然,沒有機會上學,從小到大在街頭流連賺錢令他心智較為成熟。再者Yonas令他想起自己被賣走的妹妹,覺得有責任保護年紀比自己少的人,若然大家之間能夠互相信任,就算那個人沒有血緣關係也不是問題,就如Rahi對待他一樣,是人情溫暖的彰顯,在一個惡劣環境更顯得彌足珍貴。相反,Zain的父母根本不當子女是人,更枉論照顧之言,有血緣卻連一點感情也沒有,可想而知他們有多冷血。
飾演Zain的Al Rafeea確實曾經是一名難民,令他在片中經歷仿如真情流露,當中的不安、不忿、喜悅的眼神和表情都非常真摰,而電影結局角色如他在真實一樣能擺脫難民身分,獲得收養並遷到歐洲居住和學習,編導透過作品為現實世界和故事補回一點光明,可是這些例子只是幸運少數,還是有很多人都是繼續生活在社會邊緣,當地的難民問題仍然值得大家關注。
撰文:電影·宇言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星仔打官司》(Capharnaum) 【從少年角度看難民問題】」】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