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影評】硬科幻破綻勁多 勝在靠吳京救世界夠親切?

撰文:外灘
出版:更新:

《流浪地球》是內地新年檔期的現象級電影。果然,電影開畫短短一星期就拿下20億票房,成為今年春節檔期的救市王。卻沒想到,觀影者的評論會如此兩極對立——讚的人狂讚,踩的人狂踩。當然,這部電影的確有很明顯的優缺點,一味極端的去看恐怕不妥。

《流浪地球》在豆瓣網評分7.9,比之前有所滑落,仍然是今年內地賀歲片中評分最高的。但大批一星差評來自類似「只要出現吳京,就是爛片」的聲音。同時,另一批人攻陷了豆瓣APP的評論,因為不接受這樣的差評。至此,針對《流浪地球》的現象級討論,已經脫離電影本身。

《流浪地球》在豆瓣網評分7.9,比之前有所滑落,仍然是今年內地賀歲片中評分最高的(豆瓣網截圖)

作為一個資深科幻迷,筆者在《流浪地球》一上映便立即去捧場,幾乎全場爆滿,坐進了滿滿的影廳的第二排,仰着頭,以一種很不舒服的姿態看完了125分鐘。看畢以後的感覺是,這部電影的優點和缺點都非常明顯,一味選擇對問題視而不見是不公平的。首先,談談大家都能看到的問題。

吳京、吳孟達為《流浪地球》香港觀眾帶來熟悉感!按圖看其他卡士▼

+2

距離硬科幻 還差了不止一點

早在《流浪地球》的小說發表的時候,原作者劉慈欣就已經面臨着來自理科生的各種質疑了。小說中,本來就有物理、地理和地質的硬傷。劉慈欣寫到,行星發動機都架設在亞洲和美洲大陸,因為只有這兩個大陸完整堅實的版塊結構能承受發動機對地球巨大的推力。但是,落到具體的地點,各種地質缺陷就顯現出來了。以杭州為例,其平原區均是黏性土層和粉砂土層,光是修建地鐵就已極難,更何況要支撐高達上萬米的行星發動機?而電影後半段的印尼蘇拉威西島(Sulawesi),屬於環太平洋火山岩帶,是火山。這樣的「硬傷」,在電影中比比皆是。

尤其是木星被點燃、爆炸,所產生的推力是否能在將地球炸開的同時又不傷及地球呢?地球的大氣被木星所捕獲,到底會對人類造成何種傷害?上百位救援隊員一起推「撞針」又到底應該採取什麼方式?同濟大學教授許鵬,列舉了至少10多處影片中的科學常識錯誤。在他看來,普通人能夠接受1-2個大的、突破科學常識的假設和幻想。

如果違背科學基本原理的場面實在太多,特別是在毫無必要的地方,就是爛片一部。
許鵬,同濟大學教授

人物臉譜化 缺少情感

對於多數普通觀眾來說,可以不執着於電影是否硬科幻。但是人物臉譜化,和劇情上的漏洞就很容易察覺到。《流浪地球》是劉慈欣的早期作品,偏向宏大敘事,卻缺乏作為個體人的表現。導演郭帆改編時,主打親情和回家,非常討巧。但每一個人物都是蜻蜓點水,停留於表面。

要流浪,我的老伙記,只要你在,我就還記得家的方向——《流浪地球》是劉慈欣的早期作品,偏向宏大敘事,卻缺乏作為個體人的表現。導演郭帆改編時,主打親情和回家,非常討巧。可惜每個人物都蜻蜓點水,停留表面。(《流浪地球》官方宣傳照)

太空人劉培強(吳京飾)要在太空站值最後一天班、然後回到地球去——這個前設一定下來,我們就知道,這個人物必死無疑。他愛家、掛念兒子劉啟(屈楚蕭飾),但是,他和兒子的深切情感關聯,缺少細節的說服力。在《星際啟示錄》裡,庫珀(馬修麥康納希飾)對兒女的感情如此深切,所以當他決定犧牲的時候,我們會被深深打動。誠然,當吳京確定自我犧牲時,是全片的最大催淚點,但卻流於壯烈煽情,未能令人感同身受。

片中人物的情緒轉變,經常「事出無因」。比如兒子劉啟的憤怒。明明前一秒,他還在怒視救援隊長王磊(李光潔飾),後一秒就開始為全人類擔憂,心路歷程模糊不清。外孫劉啟和孫女朵朵(趙今麥飾)是爺爺韓子昂(吳孟達飾)唯一的支撐。吳孟達知道他們被徵集為救援隊很可能就有去無回,想要孫兒倆活下去,但他所做的努力,僅僅是一次逃離——沒有情感的執念,「韓子昂」的犧牲,同樣顯得無足輕重。

《流浪地球》的角色設定其實很完備,可惜發展比較急,欠缺進一步的塑造▼

+2

看到吳京,就把它歸為《戰狼2》?

批評《流浪地球》,像這樣類似的問題太多,隨手都可以找到。但我並不認同將《流浪地球》和《戰狼》系列相提並論。美國《紐約時報》評論說,中國電影也加入了「太空競爭」行列。然而,與《紅海行動》和兩部英雄痛打西方惡棍的「Rambo式」《戰狼》不同,《流浪地球》並不帶有沙文主義色彩——儘管該片中也有《戰狼》系列的主角吳京。一部中國作家的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主創都是中國人,拯救地球的難道不應該是中國人?

科幻片本來是荷李活主流電影片種,換了中國人的面孔救世界,不失為一種新鮮感▼

+3

即使是《雲圖》(Cloud Atlas)這樣的另類文藝科幻片,主角也包含各種人類(甚至還有機械人),最終向外太空發射求救信號的牧羊人Zachry和女先知Meronym,不也說着一口流利的英語嗎?《流浪地球》可以被看作是主流商業類型片、或者說主旋律影片,也並非貶義。它講述的是人類的自救和突破,沒必要硬給電影戴上民粹主義的帽子。對於科幻電影而言,需要的不僅僅是想像力、世界觀、金錢,還需要技術的累積。這也是為什麼最好的科幻電影,往往都出自美國的原因。

科幻場景代入感很精准

雖然講了這麼多缺點,《流浪地球》仍然是一部讓筆者發自內心覺得有驚喜的電影。科幻片作為電影的一種主流類型最大的難題是,如何在開頭用最短時間讓觀眾進入架空的世界觀和場景設定中。《流浪地球》的設定是精准的,幾乎用了最短的時間、清楚地把世界展現在觀眾面前——說實話,這段對我而言,反倒是整個觀影過程中最催淚的一段,令人聯想到1968年偉大的《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的開篇。

按圖看《流浪地球》地下城世界觀▼

本土化、文化親切感無可替代

其次,雖然科幻災難片全世界都在學荷李活的套路,導演郭帆則第一次在荷李活敘事的框架下,成功將故事和場景本土化。數碼龐克(Cyberpunk)味道的北京地下城裡,有一口東北腔的雷佳音、春節時候的舞動隊伍、烤串;「北京第三區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的土味口號,也會引起內地觀眾在文化語境上的共鳴。

當救援團隊抵達上海之後,郭帆更是花了很多心思去構建外部環境。東方明珠塔、奧運場館這些上海名勝被凍結到了冰中,帶來了親切感(《流浪地球》劇照)

當救援團隊抵達上海之後,郭帆更是花了很多心思去構建外部環境。東方明珠被凍結到了冰中,無數次酒醉後隨意走一走的復興西路,則可能完全沒有了蹤跡。在這種置身於災難科幻場景中,中國觀眾的情感參與和文化親切感是從所未有的,也是荷李活製作精良的奧斯卡獲獎大片無法替代的。

最大的爭議落在了影片的價值觀。但是它確確實實從頭到尾都是反荷李活的個人英雄主義,是地道的中國式人文情懷。故事中多處都能看到的過度救援,電影結尾各種膚色的人,用最原始的人力推動發動機的場面肯定不科學,但是它正是切合了中國傳統「人定勝天」的理念。

電影結尾各種膚色的人,用最原始的人力推動發動機的場面肯定不科學,但是它正是切合了中國傳統「人定勝天」的理念(《流浪地球》劇照)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2006年的韓國。當年韓國導演奉俊昊打造出了《韓流怪嚇》(The Host)。這只在漢江裡遊弋的怪物帶來的恐懼,對家人的眷戀,就發生在韓國的城市場景中,造就了當年的票房奇跡。雖然《韓流怪嚇》也只能算是二流製作水準的災難類型片,但是在當年韓國帶動了極大的觀影熱情和自豪感。

圍繞劇情去討論《流浪地球》這樣的影片意義不大,他們屬於荷李活標準的類型化產品,屬於各自類型裡的首部。如果條件允許,將來還會誕生更多的首部,比如《黃浦江水怪》、《王府井喪失圍城》…這些電影都將得着本土化和第一部的頭簿,前提是符合起碼的電影工業標準。

【本文獲「外灘TheBund」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the-B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