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獄】性向轉換治療中心真有其事 強迫學生舉行生前喪禮
髮型、化妝、衣著都是表達自我的渠道,對於有選擇困難的人來說更是甜蜜的苦惱,可是有沒有想過,這些日常原來並非每個人也有幸享有。
本周新片《性教獄》(The Miseducation of Cameron Post)雖是改編自同名小說,但戲中描寫女主角被家人送到性向轉換治療(gay conversion therapy)中心,接受「拗直」療法和福音搖滾樂的薰陶,種種離奇古怪的教育不但真實發生過,在今時今日的美國依然存在,施行着以愛為名的傷害。
《性教獄》講述別人眼中的完美高中生Cameron,在學校舞會中被發現跟另一女生親熱後,遭家人送往性向轉換治療中心「God's Promise」進行改造,但她不但沒有被影響,反而結識了一班同志好友,並慢慢尋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電影以90年代為背景,不過不要以為戲中提及的「性向轉換治療」已留在過去,其實在廿一世紀仍於全美41個州合法存在,美籍伊朗裔女導演Desiree Akhavan和編劇Cecilia Frugiuele在拍攝前潛入布道會和訪開曾接受相關治療的性小眾,深入了解這些治療中心,除了不准參加者戴飾物、禁止過度花俏的打扮,收看的電視節目、聽的音樂、看的書本雜誌都要一一經過審查,還有其他更駭人聽聞的「治療手法」。
同性戀等同食人族?
《性教獄》描寫Cameron被灌輸「性別錯亂」是受她的童年創傷和做太多運動所致。現實中,部分曾入住性向轉換治療中心的性小眾曾經歷另一種洗腦教育,把同性戀傾向跟食人族作連結,強調如果受同性吸引並非因為愛上對方,而是想成為對方。有受訪者向導演透露,在入住治療中心的第一天,就被中心職員強迫承認對當時在現場的任何一人有感覺,又要列出所有原因,然後接受中心輔導員逐一解釋每個原因都源於對於他人身上某些特質的渴求。
建議家長餵孩子食偉哥
《性教獄》顧問Mathew Shurka更提供了自身經驗,他在16歲時向父親出櫃,之後在性向轉換治療中心住了長達5年,一次治療師要求他的父親為他提供「偉哥」,幫助他跟女生更順利發生性行為,又建議他盡量避免跟媽媽和姐姐對話,以免受影響變得女性化。
Mathew Shurka憶述當時治療師曾向他的父母解釋,只要確保孩子擁有愈少性經驗,能抵抗被同性吸引的機會就愈大,又強調沒有人天生是同性戀,主張異性相吸是人類天性,任何同性戀行為都是由童年創傷引起,經過一系列療程就可以解決,扭曲的想法相當驚人。
強迫青少年舉行生前喪禮
Mathew Shurka曾參與一個治療營,深信同性戀傾向是源於個別事件,他跟其他男生於是被迫重演那些時刻,其中一個男生在營中自白小時候曾遭強迫為男保姆口交,幾位治療師即時在現場重演事發經過,但就改寫結局,演出事主成功逃脫的版本,無視當事人坐在觀眾邊尖叫邊哭的崩潰狀態。
另一機構「Love in Action」為了進行性向轉換治療,更會強迫青少年舉行喪禮,現場甚至布置真正的棺材,邀請所有家人到現場向事主道別,並細述他跟同性發生性行為如何罪孽深重,令參與的青少年深受創傷。
根據UCLA針對性取向和性別認同法的最新研究,當中的統計數字指出,在全美有接近70萬名已成年的性小眾曾接受性向轉換治療,現時預計仍有約6萬名青少年將在18歲前接受相關「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