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同行2.影評】地獄都講「人治」?善惡抉擇淪為人情疏通

撰文:柳凝之 01撐場
出版:更新: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星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撰文:柳凝之

電影《與神同行:終極審判》(劇照)

看過《與神同行》的人反應多是兩極:好睇到爆,或者是覺得唔make sense。「好睇到爆」的人,一是被車太鉉領導的感情線所動容,二是被過關形式的地獄審判吸引,可見在商業計算上第一集是成功的。至於覺得唔make sense的人,是因為深信「我第一關都過唔到啦,仲有乜好講」而心虛的一群觀眾,例如筆者本人。

在第一集的光環下,要繼續賣座其實唔難,例如增設多十八層地獄繼續過關、加設比閻羅王更強的頭目、甚至拉埋車太鉉阿媽落地獄繼續催淚,結果導演竟然跟你話當年。票房持續爆破,但值得留意的是,叫座,不代表叫好。

貴人金秀鴻(金東旭 飾)和地獄使者江林(河正宇 飾)上演一場地獄之旅(劇照)

隨着車太鉉飾演的大哥投胎,第二集焦點落在第49位貴人的弟弟身上。然而《終極審判》的真正主角其實是三位陰間使者,江林(河正宇 飾)、解怨派(朱智勛 飾)及李德春(金香起 飾),在審判的過程中逐一揭曉他們的千年身世,並把恩怨帶來於地獄世界。各人的恩怨情仇綽頭十足,當中更涉及契丹族和女真族歷史,假若一如傳聞《與神同行》要開拍五集的話,要現有的劇情支節去應付絕對綽綽有餘。然而支節太多,亦變成本片的最大的詬病,一反第一集的爽快節奏,《終極審判》出現無間斷的身世解說,其中刻意的「剪不斷理還亂」更令觀眾大腦運算百上加斤,結果散場走廊充斥著「呀邊個同邊個係乜野關係」、「點解嘅點解嘅」等十萬個黑人問號。導演借三位陰間使者的前世今生來促成無數催淚位,與上集的親情相比略嫌牽強,巧合程度之高不禁讓人想起昔日《還珠格格》式如「原來妳老公係妳阿哥?」的俗套不幸。尤其在彩蛋部份可見一斑,是名符其實的多此一舉。

成造神(馬東石 飾)在電影中給人一種講故佬的感覺(《與神同行:終極審判》劇照)

本片一大亮點是最強大叔馬東石,可惜飾演成造神的他定位奇怪,時而強勢、時而弱勢,發揮空間不大,頂多充當「講故佬」的角色,白白浪費了一個大好演員。作為神明,成造神多次提及炒燶基金,講一次半次還好,講足十次百次但實實在在的「唔好笑」,最強大叔淪為讓人討厭的大叔。

貴為地獄,本應擁有至高無尚的規矩,一眾角色卻目無法紀,單靠「感情用事」來蒙混過去。觀眾無法理解為何弟弟可以逃過無數關卡,然後某些關卡又草草了事的便過關,一如推翻了上一集定下來的機制,忠粉的話相信看得不是味兒。「球證、旁證、足協、足總、足委,全部都係我的人,點同我打呀?」原來地獄也不過是一個人治社會,做人辛苦,做鬼也辛苦。

最令人費解的是堂堂地獄出現恐龍暴走的情節,若是以此來作向荷里活戲迷獻媚,或為吹噓CG特效的話,未免太眼高手低。

《終極審判》票房大賣是意料中事,但卻失去的原來精彩神髓,畢竟《與神同行》的精彩之處是關於做人的正邪選擇,而不是今次的人情疏通。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與神同行:終極審判》:連地獄也講「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