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懶人包】南韓六月民主運動 830萬人爭取民主勁過雨傘N倍

撰文:羅偉強
出版:更新:

韓國電影《1987:逆權公民》是一套歷史感很重的電影,如果你本身對南韓歷史不熟悉,又沒有看過《逆權司機》的話,電影中的某些人物與情節很可能未必會看得懂。雖然在整體情節上即使不知這使歷史人或事,並不會非常影響你所能感知到的電影內容,但知道的話絕對有助你理解與投入,因此不妨入場前了解一下這些重要的史事。

由《逆權大狀》到《逆權司機》再到《逆權公民》,把80年代南韓的民主運動從多角度描繪出來。
光州事件當年有很多人死傷,而這些義士正正喚醒了很多南韓人民對抗極權的決心。

南韓民主運動歷史背景極簡簡介

《1987》的故事發生在南韓的1987年1月到6月,這段時期是南韓由威權走向民主的重要里程碑。但不能忽略了前人的功勞,由1945年二戰結束後,南韓一步步走向民主。1960年「4.19革命」把執意統一南北韓的總統李承晚趕下台,而繼任的朴正熙以「開發獨裁」的發展模式統治南韓,雖然經濟上獲得巨大的成功,但無疑犧牲了民主發展。而當南韓的經濟愈趨穩定,教育上亦有質的進步時,思想經過開發的人民就自然逐漸萌生追求民主的念頭。然而,在朴正熙遭暗殺後,上台的全斗煥、盧泰愚卻未有帶來任何民主上的改變,反而延續威權統治,與民心、潮流對抗,引起後來的光州民主化運動(亦即《逆權司機》的故事線)。

光州事件雖然最後在流血鎮壓下告終,但犧牲喚醒了人民,加上德國記者Jürgen Hinzpeter的紀錄片暗中流傳(這位記者的故事成為《逆權司機》的主要故事線),令愈來愈多學生投入民運中。(在《1987》中亦有明確展示這部分)而由1983年開始,全斗煥因意識到強硬或許不能長治久安,加上要為1988漢城奧運建立形象,開始所謂的懷柔政策。放回當年被捕的學生與教授,結果這些有識之士很快就開始重新組織學運,1983年年尾便陸續出現學運,後來更與工運結合,影響力日益強大。所以1987年的六月民主運動,是建基在數十年的民主思潮與人民的血汗而來。

【逆權司機】導演張勳寄語香港入獄學生領袖:犧牲是為了下一代

學生在民主運動中經常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盧泰愚(左)與全斗煥(右)先後卸任後,在1995年因貪污、刺殺前總統等罪名被捕,後被特赦。(網上圖片)

金大中、金泳三名字經常出現,有咩玄機?

在《1987》中,有幾個歷史人物的名字會不時被提及。其中兩個在電影中雖然沒出現,但提及次數很高的就數金大中及金泳三。他們都是南韓當時反對派的領袖人物,所以是全斗煥政府下的高度關注頭號不受歡迎人物。值得一提的是六月民主運動最後雖然成功,直選制之下最終結果卻是由全斗煥欽點的接班人盧泰愚成功當選,因為金大中與金泳三同時參選,結果直接造成票源分薄,而令真正的民主要在5年後的1993才能真正體現。而1993年就由金泳三當選,再5年後由金大中當選。

李韓烈的犧牲喚醒了很多人。(網上圖片)

另外,在《1987》這部電影中,先後有兩位真實存在的慘死學生,分別是朴鍾哲及李韓烈,朴鍾哲於1987年1月被黑警以水刑考問虐待至死,是引起六月民主運動的導火線。另一位死者李韓烈就正正是因朴鍾哲事件而投入抗議示威行動。在1987年6月9日延世大學一次示威中,李韓烈被警方發射的催淚彈直接擊中後腦重傷不治而亡。李韓烈事件直接令六月民主運動進一步激化,由6月10日至26日期間,總計全南韓有2145個示威,超過830萬人參與。7年間南韓的民主抗爭由一個光州發展成全國性的示威,相當驚人之餘亦見南韓民眾的團結一致。只要夠齊心,再極權的政府也不可能無視民主的潮流與決心。結果,6月29日全斗煥政府「跪低」宣佈修憲,發表民主化宣言,完成了一場成功的民主革命。

點解全斗煥政府咁鍾意屈人做共產黨?
不過大家可能會疑惑為甚麼全斗煥政府老愛「屈人」做共產黨。其實這是政府「麥卡錫主義」的做法,即指在沒有足夠證據的情況下指控他人不忠、顛覆、叛國等罪,同時也指使用不公正斷言、調查方式,特別對異見者進行打擊。南韓政府為了轉移中立派民眾的立場與視線,企圖把學生運動妖魔化,同他們與共產黨拉上關係,以煽動市民關注北韓威脅,製造一個外敵假像令民眾把視線從南韓內部的紛亂移開。所以不論在《逆權大狀》、《逆權司機》還是《1987:逆權公民》會看見政府把異見者稱作共產黨。

 

【1987】延續《逆權司機》光州事件 見證南韓獲得民主歷史一刻

傳媒在民主運動中起著監察政府與宣揚訊息的作用。

沒有主角 記者、醫生、檢察官人人出力

《1987》並沒有明顯的主角,相對於一般電影,故事線會比較多及繁複。包括由河正宇飾演的檢察官線,由金泰璃、姜東元飾演的學生線、柳海真飾演的獄警線、李熙俊飾演的記者線等,而這些「小人物」在歷史上也確有類似的人,而且對推動民主也確實出了一番力。媒體揭力撕破政府謊言,檢察官、驗屍官、醫生堅持自己的專業與爆料,他們都不畏懼政權的壓逼,在極權底下堅持正確的事,而正正是每一位小人物的努力,才令六月民主運動成功。如當年《東亞日報》是在政治打壓下唯一願意報導真相的報社,1974年《東亞日報》曾發表《自由言論實踐宣言》,明確表示自己表新聞自由的榷守,而在六月民主運動中無疑體現了這報社的堅持與堅正。戲中由李熙俊飾演的社會線記者尹相參原型,相信就是由《東亞日報》而來。

1987年6月16日的《東亞日報》頭版(網上圖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