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英紅.專訪】歎香港新演員少機會 「出品一年400部變廿部」
提到近年最炙手可熱的香港女影員甚至香港影后,相信9成人第一時間都會想起去年奪得金像、金馬雙料影后的紅姐惠英紅。作為香港其中一位最資深的演員,今年亞洲電影大獎(AFA)就宣佈由紅姐獲得今年的卓越亞洲電影人大獎。
對於這個獎項,紅姐笑言自己這麼快就拿「老人獎」了。然而近年紅姐的演藝事業之出色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以《幸運是我》及《血觀音》為例,就已是兩種演繹上截然不同的風格,然而憑紅姐入木三分的演技演活了患上老人痴呆的陳婉芬,又把笑裡藏刀的棠夫人演得觸目驚心,拿這個獎可說是實至名歸。
卓越電影人元素「愛電影、勤力、與時並進、推廣本地電影」
而對於「卓越電影人」5字,紅姐認為必須有以下的元素才稱得上:「首先一定要很愛電影,如果只當是工作,完成的水準一定有差異。其次如果作為演員一定要花很多心思在角色上,不能只跟著劇本走,勤力的同時不能默守成規。另外也要有把香港電影向外推出的心,而最基本就是不能失禮本土電影,然後再慢慢推出亞洲,再到國際認同。」紅姐語重心長的一番話,其實說了很多東西,近年港產片真可以良莠不齊來形容,令不少香港本地觀眾都看輕自己的港產片,香港電影人實在不能再急功近利拍些沒質素的電影,否則莫說亞洲電影,連香港本土也未必有自己一席位。
惋惜香港演員缺乏機會 「好多有熱誠的年輕人苦無平台」
紅姐見證香港電影圈由8、90年代最輝煌的時光,慢慢要面對其他亞洲地方急起直追的競爭,對於香港電影,特別是對香港女演員要面對的挑戰,作為行尊的紅姐也甚為感慨:「我見證香港電影由一年400幾部變成現在廿幾部,而廿幾部中有15套也是以男性為主,女性可以發揮的表演表台可能只有5套,只有極少數女演員有機會可以在這幾個寥寥可數的平台發揮,再加上合拍片的限制。我在平場見到很多既勤力又有水準及熱誠的年輕人,但苦無平台。所以常有人說香港演員青黃不接,其實不然。香港演員缺乏的是機會。」在這情況下,紅姐表示她對新人都是「幫得就幫」,見到她們有些演技上的進步空間都會出聲提點。只要對方受教紅姐都不介意花多點心神留意其演出,務求把自身的經驗分享給新人知。
不欲只懷念從前港產片輝惶 「成日諗以前冇意思」
很多老牌電影人總會想著從前的好,以前的電影如何輝煌,演員如何斐聲國際,而瞧不起現今的港產片。紅姐作為一位始終穩守崗位的演員,對這些「老屎忽」的調調頗不以為然。「時代變遷,人亦會隨之改變。總是想從前其實沒有意思,譬如動作演員以前用很土炮,親自上陣的形式去拍,拍出來的效果雖好,但同時對演員或武師卻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害。我見證過無數武師因拍戲而重傷,來到今時今日,科技不同了,人的個性也不同了。電影人想的應該是如何追上新時代的步伐,而非總想著從前。」沒有默守成規,沒有因自己的地位而倨傲,總是想著如何更上一層樓,也許就是紅姐的成功之道,也是她為何可以拿到「卓越電影人大獎」的原因。
鳴謝︰服裝︰St. John
更多專訪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