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雲.影評】只看到香港的絕望與不安? 這是最黑暗的光明
作為「第一屆首部劇情片計劃」專業組的優勝作品,張經緯導演的《藍天白雲》比同屆的《點五步》及《一念無明》慢了差不多,甚至不只一整年的時間。面對同屆作品均獲得票房與獎項上的認同,《藍天白雲》自然也倍受期待。而個人認為,《藍天白雲》的確沒有令人失望。
注意:內文含劇透
平心而論,《藍天白雲》並非一套完美的作品,相反他的缺憾相當明顯。最為人詬病的莫過於鄧麗欣飾演的Angela與梁雍婷飾演的Connie兩線並行下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一套80多分鐘的電影要處理好雙線而走的劇情,導演明顯有點貪心,Angela的劇情明顯被削得支離破碎,也沒有通過任何主線、支線情節交代她的家庭問題,相信很多觀眾都會抓住這一點予以負評。
比《一念無明》灰得更透澈
然而,《藍天白雲》仍足以稱作一部好電影,甚至可算是是2017年度最佳的港產片,原因在於其展現的獨特性與格調上明顯在港產片中別樹一格。《藍天白雲》中一片灰濛濛的色調有人認為與《一念無明》近似,但比《一念無明》灰得更透澈。
《一念無明》最後有曾志偉擁抱余文樂,正面面對自己兒子的結局,過程中也有佘果代表新希望。然而,《藍天白雲》一直到尾也沒有明言所謂「黑暗中的光明」到底在什麼位置,鄧麗欣最後送老人痴呆的爸爸入醫院,梁雍婷與顧定軒入獄,對他們來說是解脫嗎?電影中不時會以遠景拍攝藍天白雲與青翠的山丘,這些本應予人希望、快樂的景觀,在電影所營造的氛圍下卻仍是令人提不起勁,戲中角色看到的藍天白雲是希望還是絕望?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讀。
提供大量思考與演繹空間予觀眾
而電影大量提供這種沒有定論的思考空間,正正是筆者喜歡《藍天白雲》的原因。到底「海洋公園」代表了甚麼,有人認為表示了Connie的不可信。但我的理解是表示Connie一家的疏離感,Connie視為重要的回憶但在哥哥的腦海中卻已完全忘記,間接強化了Connie的悲劇感覺。有人質疑為甚麼Angela連患有老人痴呆症的爸爸失禁都可以忍受,但要選擇在的士如此普通的環境中爆發。
筆者想法是其時Angela處於一種內疚、憤怒與哀傷參雜的複雜情緒中,留意前一刻Angela丈夫(李任燊飾)問她要否送其父一程,她當時答不要,但鏡頭一轉卻看到她在的士上。所以可以理解她當時的心理狀況極為混亂,與此同時再受父親的煩擾終於爆發,其實也相當合情合理。(順帶一提,鄧麗欣在這幕所展現的演技絕對是滿分演繹,從內疚到忍耐,從忍耐到煩亂,從煩亂到失控,演得相當有層次。也難怪有人稱她更值得以《藍天白雲》獲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最佳女演員」。)因此幾乎每個觀眾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與演繹,某程度上導演借電影呈現了一個他與觀眾間的交流平台,作雙向性的溝通,這是港產片中少見的表現方式。
合理在地化 令電影更貼近香港面對的不安感
又有人質疑《藍天白雲》中的爸爸(陳哲民飾)與媽媽(寶佩如飾)真的有壞到Connie要殺死他們嗎?這也是《藍天白雲》一個特別之處,電影中更刻意強化了Connie的爸爸媽媽也許命不該絕,特別爸爸死前叫女兒天冷要穿多件衫,導演這種做法就是試圖令幾個主要人物都沒有絕對化,亦直接提供了更多的想像與思考空間予觀眾。相對於劇力萬千的電影感,張經緯更傾向展現一種實感。
現實中倫常慘案的誘發點可能只是媽媽長期不讓兒子打機,或是嫌對方太吵。近數個月有不少虐嬰事件,成年人尚且未必能管理好自己情緒,更何況是小孩?《藍天白雲》的原型案件發生在2000年的美國,張經緯把這個事件移到香港中進行的在地化改做是很成功的,相信港人看這套電影的感受會更深,不安感與絕望感在香港社會中近年與劇毒般漫延,到底在這樣灰濛濛的藍天白雲中如何看到希望,電影中沒有明言,現實中的我們又如何承載及化解,相信絕大多數人也是一頭問號。
很喜歡《藍天白雲》製做的思考空感與真實感,而真實感所營造的張力與壓逼感,卻絲亳不比劇情離奇曲折的電影弱,這是《藍天白雲》與《一念無明》這種成本較低但真實感強的作品所共有。看這套戲的時候與其罵導演為甚麼講得不清不楚,不如結合自己的經驗進行解讀,《藍天白雲》應是富有想像力的人才喜歡之作。
更多《藍天白雲》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