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里活爛片王】《瘟室》上映靠fans自資 不顧蝕錢只為推廣好戲
殿堂級cult片《瘟室》(The Room)受近日上映的《荷里活爛片王》(The Disaster Artist)影響而掀起熱潮,亦令這部2003年上映的電影終於能在香港首次在戲院正式上映,而且更出現一票難求的熱烈情況。而我們亦發現原來今次《瘟室》能上映與電影公司及發行公司無直接關係,只是一班喜愛《瘟室》的人自發且自資地牽頭完成。
這班《瘟室》fans組成了名為「Oh Hi Mark!放映會」的組織,並與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海運中心、AMC Pacific Place等戲院合作,進行上映。雖然上映場次不多,但門票已賣到兩星期後,並且只餘少量座位,可見《瘟室》在香港仍有一定市場。「Oh Hi Mark!放映會」回應《香港01》的查詢,到底為何如此大費周章地促使《瘟室》在香港上映,發言人指:「《The Room》是一套趣味十足的爛片,雖然古怪卻令人非常著迷。但15年來卻從未在香港放映過。我們本身喜歡在戲院睇戲,而且《The Room》要多人一齊睇先有趣味,更相信與我們有共同喜好的人應該散落四周,所以才大費周章安排放映,把同志們集合起來。」
全fans自費 只想推廣不計較賺蝕
相信不少人都會覺得在香港自費上映一部「cult」片貌似相當冒險,到底他們真的是全自費促成這宗美事嗎?又為了這件事花了多少錢呢?「實際花費不便透露,是去少幾次日本的數目,即使全部蝕哂也未至於極度肉赤,不用賣樓賣身。現時首映門票已售罄,應該可以打和。其實賺錢與否不是我們的考慮因素,推廣《The Room》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當你有了一定的經濟能力,在情況容許下任性做自己喜歡的事,絕對可以理解這與眾同樂的行為!
翻譯生鬼有趣 彩蛋處處
今次《瘟室》的翻譯工作亦由「Oh Hi Mark!放映會」一手包辦,從戲院網站的《瘟室》劇情簡介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特意把戲中的角色名字譯作香港的知名演藝界人士,如「Liza」譯「明荃」、「Johnny」譯「琪峯」、「Mark」譯「頌德」等,相當惹笑。到底為何會作如此有趣而反傳統的反譯呢?「翻譯原則主要係希望觀眾更加投入、有共鳴。 戲名、角色名字的翻譯,本身覺得直譯太過沒趣兼太過似翻譯小說,要知道世上沒有太多人中文名同英文名都係蘇怡(Zoe),所以會想用一些香港人都認識的人名代替,更有親切感。 中文字幕的翻譯,將香港人的膠趣融入原本的情節中,如果你是個電影迷,會發現彩蛋處處。」網上不少人看過簡介後,紛紛表示雖然已看過,但都想再入場看就是因為想看趣怪的中文翻譯,可見「Oh Hi Mark!放映會」的想法相當正確。
《瘟室》能夠在香港上映,某程度上都與《荷里活爛片王》有關係,而對於這部新作,這班fans就認為它「能夠讓更多人知道Tommy Wiseau的故事,不錯。」而相信亦確實有不少人在看過《荷里活爛片王》後,都很有興趣看《瘟室》以補完故事。最後,希望這班有心人在推廣《瘟室》之餘亦不用蝕錢,甚至少賺一筆吧!
更多《荷里活爛片王》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