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AFF】5位新導演聚首談港產片「香港人主演先有拍港產片意義」
香港亞洲電影節(HKAFF)由10月31日開幕到11月20日閉幕,期間除了會放映多部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外,更有一些額外的活動,譬如昨天舉行的「本土新勢力論壇」,就找來幾位今次在hkaff嶄露頭角的新導演,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創作與心態,當中包括《空手道》的杜汶澤、《白色女孩》的白海、《以青春的名義》的譚惠貞、《黃金花》的陳大利,以及《藍天白雲》的張經緯。
《以青春的名義》超短時間拍完 導演很大壓力
幾位導演都分別分享了對自己的電影面世有何感覺,其中譚惠貞導演提到:「做導演其實好容易,但拍一部好作品好難。」其餘幾位導演都紛紛點頭稱是,而由於《以青春的名義》屬於「首部劇情電影計劃」的得獎作品,所以製作費會限死在200萬港元內。譚導演稱因此而拍得很趕,只用了18天去拍攝。「以前跟陳木勝導演同林超賢導演,佢哋可能一日拍一場甚至半場戲,但我一日要拍幾場戲,壓力非常大。」觀乎上年首部劇情片《一念無明》、《點五步》的成功,相信製作費有限下仍能做出好電影,而觀眾是會欣賞、會支持的!「有麝自然香」,譚導演不必擔心!
「如果主演唔係香港人,拍香港電影嘅意義已經唔存在。」
近年本土製作來了個小陽春,有大量的新演員、新導演或其他電影從業者投入香港電影市場,難得能夠集齊如此多的新導演,少不免要問問大家對香港電影的看法。其中《白色女孩》導演白海講到選角上,曾經有人提議她如果想找皮膚很白晢的女孩,不如到內地找會比較易,始終南方人比較少皮膚很白的人。「我覺得如果主演唔係香港人,拍香港電影嘅意義已經唔存在。」最後幸運地成功找到Angela Yuen去飾演那位「白色女孩」。不過的確愈來愈多「港產片」不是由香港人主演,甚至有電影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但主角及重要的配角無一是香港人,只有幕後團隊由香港人製作,應該很多人都會質疑到底何為港產片,聽到白海有這種說法,令人特別感觸。
冇獎又冇票房,好快冇機會再拍戲
論壇亦設有Q&A環節,其中一名觀眾問到有關對於幾位導演而言,獎項是否很重要的東西。其中幾位「堅.新導演」表非並不是為獎而拍戲,順其自然「獎項不是想要就要」。但兩位「偽.新導演」杜汶澤及張經緯則不是如此看,杜生過往多次提名不同獎項,包括4度提名台灣金馬獎及香港電影金像獎,但都與獎項擦身而過。「不過我覺得自己已經超越咗獎項,我而家爛命一條,當年會想身價飆升,而家畀我有咩用!」想想也是,人家身價飆升是上內地拍戲,阿澤現在得獎後也不見得可以上內地拍戲。
而曾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的張經緯導演則奉勸大家不要看輕一個獎的重量。「其實電影圈好講名利,一係你就要有獎,一係你就要有票房,呢個係現實。如果你兩樣都得唔到,好快就冇機會再拍戲。咁你有咩理想,有咩電影語言想講,就只可以留返夜晚發春秋白日夢,唔會有機會發生。」雖然張導演講得很沉重,但其實亦相當現實,特別是張經緯導演以拍紀錄片聞名,就更有深刻體會。「我拍呢種片,唔拎返幾個獎,入圍幾個影展其實好難交待。」特別是這幾年新人湧現,不論是甚麼崗位都好,很容易就有機會被取替,有時得獎是為了保障自己。幾位導演的新作都是誠意之作,希望正式上映時大家都會多多支持這班有心的導演!順帶一提《空手道》已經正式上映,目前評價比較兩極,大家不妨入場自己評價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