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寒戰》《頭文字D》後製 香港金像音效師曾景祥病逝   

撰文:佘漢姬
出版:更新:
曾景祥2002年憑《少林足球》首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音響效果獎。(視覺中國、網上圖片)
曾景祥2002年憑《少林足球》首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音響效果獎。(視覺中國、網上圖片)

香港資深音效師曾景祥周四(9月7日)晚上因癌病辭世,終年68歲。

4度獲頒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曾景祥曾為《寒戰》、《少林足球》、《頭文字D》、《竊聽風雲3》等港產大片製作音效,為行內的中流砥柱。他1978年於加拿大溫尼伯大學畢業,後回港發展,加入無綫電視(TVB)任職音效工程師。1989年曾景祥成立香港首間聲音製作室傳真製作有限公司(MBS),早期為歌手錄製唱片及於演唱會現場收音,現主力提供電影後期聲效設計,較為近期的作品包括《殺破狼‧貪狼》、《黑白迷宮》、《建軍大業》。

金像獎︱《破地獄》陳茂賢角逐最佳導演 上屆得主鄭保瑞再度入圍

撰文:莫匡堯
出版:更新:

「第四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將於2025年4月27日(星期日)假香港文化中心舉行,當晚將揭曉並頒發「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等十九個獎項。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大會)今天(31日)發布本屆紀念特刊中「最佳導演」及「新晉導演」候選人的造型照。

翁子光憑《爸爸》提名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金像獎提供)
區焯文憑《爸爸》提名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金像獎提供)

入圍本屆「最佳導演」及「新晉導演」最後五強的導演共有十三位,包括六位「最佳導演」候選人及七位「新晉導演」候選人,陣容鼎盛。榮獲提名「最佳導演」的有(按大會提名名單排序)鄭保瑞(《九龍城寨之圍城》)、聯合導演翁子光及區焯文(《爸爸》)、黃修平(《看我今天怎麼說》)、陳茂賢(《破。地獄》)及楊曜愷(《從今以後》),他們的作品均入圍競逐本屆「最佳電影」殊榮。

大會本屆開放「新晉導演」獎項的參選資格予聯合執導的新導演,五個候選名額共有七位新晉導演入圍競逐,包括(按大會提名名單排序)執導奇幻愛情片《久別重逢》的梁禮彥、浪漫喜劇《我談的那場戀愛》的何妙祺、動作劇情片《武替道》的孿生兄弟導演梁冠堯及梁冠舜、紀錄片《香港四徑大步走》的Robin Lee以及劇情片《得寵先生》兩位聯合導演李志偉與何英毅。

梁冠堯、梁冠舜(左起)憑《武替道》提名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金像獎提供)
何英毅憑《得寵先生》提名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金像獎提供)
李志偉憑《得寵先生》提名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金像獎提供)
梁禮彥憑《久別重逢》提名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金像獎提供)

在七位「新晉導演」候選人當中,何妙祺和Robin Lee均獲得多過一項提名:何妙祺與資深編劇陳慶嘉憑《我》片同時入圍「最佳編劇」,以及與梁栢堅憑共同填詞的本片主題曲「筆友」入圍「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候選名單,個人共獲得三項提名,為本屆金像獎中獲得最多提名的導演。另一方面,Robin Lee則獲得兩項提名,除「新晉導演」外,他亦憑藉《香》片角逐「最佳剪接」獎項。

何妙祺憑《我談的那場戀愛》提名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金像獎提供)
Robin Lee憑《香港四徑大步走》提名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金像獎提供)

去屆金像獎「最佳導演」鄭保瑞本屆以武打動作片《九龍城寨之圍城》重現八十年代九龍城寨「三不管」地帶黑幫經營非法勾當、互爭地盤的情境,連場武打激鬥場面引人入勝。此片不但創造過億港元票房收入,並獲本屆金像獎十四項提名,更曾入選去年第七十七屆法國康城影展「午夜展映」單元,以及代表香港角逐第九十七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獎項,蜚聲國際。

上屆得主鄭保瑞憑《九龍城寨之圍城》提名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金像獎提供)

聯合執導《爸爸》的翁子光及區焯文將十多年前轟動一時的少年弒母殺妹案件改編成為電影,探討事件中的父親在親兒殺死妻女家破人亡之後,如何面對與兒子的親仇關係。區焯文首度晉身「最佳導演」候選行列,而翁子光則是繼第三十五屆金像獎後再次角逐「金像導演」殊榮,並憑本片獲得本屆「最佳編劇」提名。

黃修平是第三十三屆金像獎「新晉導演」得主,十年後憑《看我今天怎麼說》獲「最佳導演」提名。此片講述三位聾人主角從童年到步入社會的生活與挑戰,是他經過五年資料搜集後、深入了解聾人社群及文化的心血之作。

黃修平憑《看我今天怎麼說》提名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金像獎提供)

陳茂賢首次角逐「最佳導演」榮銜,其自編自導的作品《破。地獄》成為香港歷史上最賣座及最多入場人次的港產片。該片以香港殯儀業為題材,透過道教喪禮法事「破地獄」探討人際關係與生死議題。除了陳茂賢個人獲得「最佳導演」提名外,他與編劇拍檔鄭緯機也候選「最佳編劇」;此片同時入圍競逐多個台前幕後獎項,以十八項提名居各片之首,並平了2010年第二十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十月圍城》所創下的紀錄。

陳茂賢憑《破.地獄》提名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金像獎提供)

《從今以後》導演楊曜愷是另一位以自編自導作品成為「最佳導演」及「最佳編劇」兩個獎項的最後五強。他繼在第三十九屆金像獎以《叔叔》一片首次角逐後,相隔五年後以《從》片中一對女同性戀人主角的經歷,反映雙方家庭及香港社會對同志伴侶身份的認同與矛盾,因其中一方猝逝,引發社會對同性婚姻及遺產承繼權的熱烈討論。

楊曜愷憑《從今以後》提名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金像獎提供)

「第四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奬」獲得各大機構鼎力支持及贊助,包括:場地贊助: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大會指定電視台及電視製作伙伴:香港電視娛樂有限公司(ViuTV)及MakerVille、海外播放機構:映嘉娛樂及Starhub+、耀目贊助:溥儀眼鏡、盛饌支持:foodpanda香港、大會指定銀行及信用卡贊助: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大會美髮造型贊助:Dyson Beauty、大會指定化妝贊助:NARS、迷之贊助:MemeStrategy、特刊珠寶贊助:GRAFF、商品合作伙伴:sensory ZERO、CASETiFY及駱駝牌水壺、酒店伙伴:香港麗晶酒店、媒體伙伴:MING’S、明報周刊、Vogue Hong Kong及hkmovie6、廣告伙伴:領彩有限公司及香港誠品文化有限公司、特刊拍攝場地伙伴:邵氏影城及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大會網絡平台直播伙伴:小薯茄,以及後期製作伙伴:匯影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特別鳴謝香港電影化妝師及髮型師協會為本屆金像獎提供髮型及化妝支援。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