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三郎|譚耀文相隔多時錄歌好緊張 成個人散晒竟被趕出錄音室
近年,譚耀文(阿譚)這個名字一直出現於電影演出名單上,但其實新秀出身的阿譚對音樂的熱愛也從不減退,更在疫情期間把握時間自我增值去學結他和打鼓,阿譚笑言:「由細到大都喜歡音樂,8至9歲聽到Deanie姐嘅《倦》或者小鳯姐嘅《無奈》我已經識喊,就知道我係比較感性,成日會喺收音機旁邊聽歐西流行曲倒數榜,然後錄低佢慢慢聽。之後就算演戲,每次我都會聽唔同音樂去幫助我尋找唔同嘅角色神緒。其實自己最好嘅朋友就係音樂,而我一直都咁愛佢,從一而終。」
雖然很久沒有唱歌,但是音樂依然在阿譚生命裏運行著,亦都因早前在機緣巧合之下阿譚收到一首歌曲Demo,令他萌生岀對此歌曲的創作概念,當曲詞誕生後,一致認為由阿譚親自演繹是最合適人選,一定會更傳神。回想早前錄音情況,他說:「好耐冇入過錄音室正式灌錄屬於自己的歌曲,所以嗰日行入錄音室之前感覺自己好似新人,有啲緊張,結果一開始warm up,個feel就返晒嚟,腦海好多以前嘅畫面浮現,就仿似一個人去咗旅行好耐,終於返到屋企打開門,一入去所有嘢都好熟悉好溫暖,加上歌詞又好代表到我自己。而之前用咗好多時間去思考,再同監製與作詞人溝通,所以錄音進度總算理想,當聽到要求好高嘅監製一句good take之後,我即刻成個人散晒,但係又唔捨得離開錄音房,結果要被監製趕我出去,哈哈。」
敢衝敢拼,非常賣命,不顧一切往前衝正正是《拼命三郎》的意思,同時又是香港人擁有的特質,我們一直以拼命三郎的精神,去打做每一個新世紀時代,就算近年香港經歷無數變動,世代價值觀的衝突、疫情期間與親人相隔、生離死別。來到後疫情年代,經濟民生更是愈來愈不容易,面對親人摯友離鄉別井,對未來前景的憂慮迷茫等,我們在患得患失之間,一起經歷多少次同一個日出與日落,而在歲月洗禮中卻沒有放棄奮鬥的香港人,在現今的艱難日子中,就用拼命三郎的意志,同前行打拼到世界末日,拼命一起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