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采》導演蔡繼光借舞台劇 撫平50年心裡瘡疤︰要我講都覺得痛

撰文:許育民
出版:更新:

70年代香港電影新浪潮之一,年屆77歲的蔡繼光導演,創作力量和幻想依然旺盛得嚇你一跳。繼去年將成名作《喝采》重新作4K數碼修復版重上戲院後,今年蔡導演有一個更大的創作,就是首次執導舞台劇,要將自己50年前,年輕時在美國讀書的親身經歷,感受到的文化衝擊寫成《柏克萊的日子》,於9月公演。50年前的事,後來今天仍可一字一流地寫下來,除了因為記憶猶新,箇中的內疚與遺憾亦因為是次創作得以撫平。

77歲的蔡繼光,創作路上仍未言休,還特意挑戰舞台劇這個新媒界。(許育民 攝)

蔡繼光要將這段經歷拍出來,並非近年才泛起,早在2000年間已開始構思,到2010年便著手寫出來。「原本是電影劇本,但因為知道製作費會好大,加上這種題目未必有人肯投資,輾轉想到以舞台劇呈現。」

不是中年才有好聲音可以追夢,蔡導來到從心所欲之年,亦有團火去追夢。為展現自己對舞台劇的決心,早年更將劇本率先著成書。「多數是舞台劇成功後,才出書賣去賺錢,我調轉做當然是蝕錢,但我要讓人看到自己的決心,當投資者問我有冇劇本?我可以拿本書出來。」

舞台劇《柏克萊的日子》將於9月6至8日公演。(網上圖片)

完全衝擊這個「香港仔」

蔡繼光於1968年,去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修讀英國文學系學士,期間發生很多學生運動,對於當年仍保守的香港人而言,是個極大的文化衝擊。「他們好搏命去爭取,曾發生過要求在一片荒地建立一個人民公園,不獲政府批准便自行去開墾,後來與警察來發生爭執,有一名學生被開槍打死,這件事都會寫進舞台劇裡。」

蔡繼光是舞台劇初哥,但又勇於挑戰,今次一來便演四面台,「過程還有不少互動,例如劇中學生要派傳單,真的會派到各位手中。而講到有學生被槍殺時,更會有特別的安排,務求令大家投入當中。」(許育民 攝)

相比之下,更大衝擊是發生在1970年的保衛釣魚台運動,當時由西岸發起,連帶東岸都有迴響,影響到全美國,甚至全世界的華人學生。「一個真人真事,有個台大畢業的女仔,於台灣相睇嫁到來美國,先生是物理學士在太空總署工作,原本生活很安逸。直至發生運動,該女子投入運動後一發不可收拾,不理一直反對的丈夫,選擇抱住女兒離家出走,最後還跟一名香港學生走在一起,由家庭、生活到下半生都有翻天覆地的改變。」

蔡繼光與一眾演員合照,(左起)樂悠悠、羅頌欣、蔡子軒、譚偉權及麥紫筠。(許育民 攝)

埋藏50年的內疚感

因為難忘,所以動筆寫起這個故事,但這些經歷當中都存有不少遺憾與內疚,甚至是自己都早已逃避扮作不知。「完成劇本後,我交予畀盧偉力博士指點,他看罷立即反問我︰『點解劇本上有咁大個缺口你都睇唔到?』他指出後我才察覺到,然後他更一矢中的地說︰『這個缺口係咪埋藏咗自己一啲心理創傷』係呀,原來一直以來自己都在逃避,逃避到習以為常,不察覺在逃避。」

劇情會跨越1970及2000年,演出時會巧妙地以燈光,將兩個時光作出分野。(許育民 攝)

於是自己要重新面對,這個原以為已修後好的瘡疤。「本身已經結疤,要專登再撕開睇睇,到底是發生甚麼回事,是很痛的,這份痛源於覺得自己在這場運動上做得不夠好,眼見有人做得非常好卻犧牲了,這些感覺一直在纏繞自己。你要我講一次當中細節,我都講不出來,真的很痛。」但正正是這個創作過程,起了撫平傷口的功效。「作為一個治療,收起未必是好事,對自己坦白才是好事。」

蔡繼光更認為來自50年前的思潮,其實是不少運動的根源,當中的經歷都可作借鏡。「這個運動差不多包括所有運動發生的階段,首先有個理想聚起大家,然後跟現實有衝擊,當中有人陪你上前線,亦有人出賣你。從中你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影子,甚或你相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