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健共融 不應只限於四年一次殘奧會
撰文:李澤民
出版:更新:

傷健共融,絕對不只限於四年一次在主流媒體上播放殘奧會,而是真真正正透過政策制定,消除障礙,讓每個人可以各展所長。
殘奧會結束,過往一段時間,螢光幕上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振奮人心的畫面,公眾對於殘疾人士的關注自然直線上升。但運動會終會落幕,燦爛過後,你又會否繼續關注這班香港的殘疾運動員呢?你又是否知道殘疾人士在香港的待遇呢?
+4
傷健共融,絕對不只限於四年一次在主流媒體上播放殘奧會,而是真真正正透過政策制定,消除障礙,讓每個人可以各展所長。
殘奧會結束,過往一段時間,螢光幕上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振奮人心的畫面,公眾對於殘疾人士的關注自然直線上升。但運動會終會落幕,燦爛過後,你又會否繼續關注這班香港的殘疾運動員呢?你又是否知道殘疾人士在香港的待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