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400年古樹倒塌 藝術家回收再造傢俱:政府沒回收樹木政策
撰文:陳芷慧
出版:更新:
颱風後,拍攝隊伍隨香港木庫創辦人黃卓健(Ricci)到粉嶺偏僻的村落,拍攝木庫與樹藝師回收一棵超過400年的古樹名木---樟樹。樟樹活過四年,即使因颱風「斷臂」,我們在樹底下對樹的巨大與神聖,依然感到讚嘆不已。Ricci盼望我們隨行,因親身感受一下「樹」的生命。
2018年山竹颱風過後,香港3萬棵樹倒塌,送進堆田區,原來香港是沒有回收樹木政策,黃卓健當頭棒喝,回收第一根木回來,只是「膽粗粗」一試。他強調香港政府不是不想回收樹木,而是不懂做。然而,黃卓健同是由零開始,與樹建立關係,由回收一根樹木到創建木庫,他為政府做了一個模範。
每年進口木材20萬噸 本土廢棄木10萬噸
沿途中,看見馬路兩旁的台灣相思樹,Ricci道出一段又一段的歷史故事。因為50年代人們大量砍伐樹木,殖民政府大量植林,台灣相思樹成為本土常見的樹木。不過,政府以往把馬路邊的塌樹都視為廢木送進堆田區。Ricci曾趕至現場,消防員已把樹斬成醉塊,回收也只能做砧板。Ricci:「其實本土木材從不比進口木材差。」台灣相思樹只有數十年壽命,政府未來未有計劃再種台灣相思樹。探其底蕰,會否有其他原因,不得而知。只是,為了答謝台灣相思樹為香港人多年來遮風擋雨,Ricci用其設計了「相思風雨鐘」,為香港人保存一段本土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