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候選人以外】青年義工:旁人說我浪費時間但我在做對的事

撰文:何潔泓
出版:更新:

3月11日的立法會補選在即,大家會看候選人的論壇和短片,今次我們找來大眾並不認識的義工,看看他為何堅持的自白。
23歲吳煒彬愛聽「新青年理髮廳」,其中一首的片尾是這樣的,「一個沒有舊區的城市,就像一個沒有記憶的人」。他很喜歡這句話,放了在通訊軟件的個人簡介。畢業後,他沒找正職,做幾份freelance,為的是有時間做義工,投放在即將掉卸舊區,他直言:「在土瓜灣重建之前,我都不想找正職,想多點時間留在這裡。」

在舊區種花

23歲青年吳煒彬,喜歡舊區情懷。他想在推土機進駐之前,與時間競賽,在街道漫遊、在舊區生活,認識和組織街坊,紀錄他們的故事。他兒時見證過觀塘重建,看到建築物一一拆掉,並無感覺,長大後因大學實習而進入舊區,方才明白舊區的可貴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不機械化的小店運作模式、多元的街道文化。

他的身份除了是「土家」和「維修香港」的義工,也是九西立法會補選候選人姚松炎的競選團隊。重建來臨,他落區做義工,見過其他團體只作意見收集,並不會主動和街坊討論重建細節,更遑論讓大家思考重建收地以外的想像。如是一旦重建,街坊便沒有話語權。如是他支持姚松炎一直所實踐的「參與式規劃」,希望推動出由下而上的共同參與。

這條路很難走,朋友會明白他做的事,但不會覺得關自己的事,他的家人更是反對,覺得兒子浪費青春年華。對於這些看法,吳煒彬說:「社會不應該是營營役役、不應該是人人做到狗般都不能回家休息的。社會主流教我們要努力安居、買樓才結婚,這些都是歪理來的。」

「新青年理髮廳」的歌曲《這個家》有幾句是這樣的,「如若你愛這個家,請不要任由她倒下」、「你愛這裡嗎?將一切暫時地放下。趁她還未消失的一剎,緊緊擁抱著這個家,好嗎?」

九龍西立法會補選候選人還有鄭泳舜、蔡東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