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日本黑島 由7年前只剩1位居民 到今天成為無人島
隨着日本少子化、高齡化的不斷發展,不少離島人煙罕至,最後回歸原始樣貌。這篇文章將講述一座瀨戶內市名叫黑島的島嶼的故事。
突然想起那個漂浮在瀨戶內海的周長1.6公里的島嶼是岡山縣的小島——黑島。出於職業本能,在聽說“島上的人應該只有一個人”的時候,便去訪問了。在那之後過了7年,這個島被加入了以“人口減少”為專題的採訪組。
7年,變化讓人唏噓。
時隔已久,為了保險起見我先給管轄島嶼的瀨戶內市政府打了電話。「那位一個人留在黑島的人還在那裡住着嗎?」得到的回答是:
聽說今年秋天好像搬到本州一帶去了,現在島上已經沒有人啦。
現在的黑島變成了怎樣一幅光景呢?
2012年1月7日的報導中曾這樣寫道:「失去了人類的氣息,回歸原始的島嶼。」現在也會是這個樣子的嗎?黑島距離本州只有1.5公里,坐上包租的小船後馬上就能看到那裡,5分鐘就可以上岸。木制的棧橋破破爛爛的,上面還有不同的齒痕,是野生動物留下的吧。海邊放置着一艘小型船隻,過去,這艘船曾和其他三輛一起停泊在碼頭。因為一直浸泡在水裡,引擎已經生銹了,變成了紅褐色。
「下次的質檢時間:平成29年(2017年)10月。」船上貼着這樣的貼紙,好像沒有迎來檢查就這樣放着了,時間也早就過了。回想起7年前的採訪。像是在勸說自己似的,我不禁這樣想:這是島上“最後的居民”中上裕陽(85歲)的船。
島上的用電都是各家自行發電。冰箱和電鍋用的是石油氣可移動的類型。要打上來井水,再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這絕對算不上是什麼便利的生活。但是中上先生曾說過這樣的話:「是這個島讓我活了下來。現在也想要生活在這個島上,守護祖先的墳墓和神社」。
當時,我聽到這句話,感受到它傳達了堅強的意志:因為我們自己受到過保護,所以在活着的時候想要奉獻自己……
那麼,中上先生為什麼離開了這個島呢?我打電話向他的長子(52歲)詢問了原因,得到了由於父親體力下降,很難乘船、開船的說明。
「如果不能一個人料理身邊的事就搬家。」根據這樣的約定,從去年10月開始,他搬到了瀨戶內市的本州地區生活。很想再和中上先生說一次話,但是對方以他年紀大了,聽力衰退為理由,而沒能實現。雖然被拒絕了,但是至少想打個招呼。我上島之前先去了中上先生現在的家裡。
在屋外就可以聽見電視傳來很大的聲音。據說他現在每天的時間都在電視機前度過。大兒子向我表達了他的想法:「你不是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嗎?」
走在無人的小島上,它好像在堅決地拒絕着人們踏入它的土地,我是這麼覺得的。進入島嶼,草木被風吹着在跳舞,我只好彎着身子前進。來到了中上家的院子裡。這裡依舊晾曬着長靴和毛巾,但它們的主人已經不可能再回來了。折斷的竹子重疊在一起,堵住了道路,小雞的叫聲還和7年前一樣。但是,廣闊的菜田卻荒廢了,早已乾裂的茄子零星吊在藤上,貓咪都在懶散地打着哈欠。
登上了可以遠眺大海的一片高地,這裡排列着6座墳墓。但是,都沒有墓碑,只剩下夯土基礎。
以前曾有很氣派的墓碑吧,大家在離開的時候都從島上運走了。供奉的菊花失去了原本紅色、紫色、黃色的豔麗,垂頭喪氣地凋零了。風吹着樹葉落下,這7年時間的沉澱,對於這座島嶼來說很辛苦,很煩悶吧。不久的將來,這裡一定會淹沒在草木中。總有一天,連墓地都會被遺忘吧。島嶼不會停下“腳步”,它會繼續找回“原始的面貌”。
整個島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
年關的時候,那時只有6戶家庭30人生活在這裡,家家戶戶都在打糕等新年。那年十二月,比中上先生先行一步,6年前離開小島的他的堂兄保雄(88歲),與其他原住民一樣,從無人看守的小島上運出了祖先的墓碑。
我就此詢問了保雄先生,幫我看看在島上拍的照片,他把臉湊近了相機的小液晶顯示器。「哎呀,我已經說不清楚了。」過了一會兒,又說:「島上的事早就忘得一乾二淨,就這樣吧。」故鄉是無法被輕易地忘記的吧,有時候我們也會為此而心口不一。
由於少子高齡化,人類在減少,很多地方甚至消失了人的蹤跡,故鄉也隨之回歸自然。這並非只是黑島才會發生的事情。日本政府制定的《離島振興法》上還有人居住的離島共計255個。其中的一成左右,據說在今後的30年間,可能會無人看守。
不僅是島嶼,有的村和町也被指出快要消失了,這就是現實。
拜訪保雄先生的那天下雨了。從保雄先生本州的家隱約可以望見黑島。但是,只有被茂盛的樹木覆蓋的事,清楚地明白了。採訪的最後,我和他一起看了黑島。
感覺小島已經枯萎了。
這仿佛在默默地體會現實,然後坦然地接受它。
【周五心意運動】您捐一封$50利是,已可為基層送上溫飽,01心意呼籲您支持【香港青年協會】 ,每$50即可製作5碗愛心湯和心意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