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生受《超速搖搖》影響 夢想打入世界賽:GPA見得人就ok

撰文:程思詠
出版:更新:

2002年TVB播放《超速搖搖》,那時候每個中、小學生,一人一個搖搖模仿主角堂本瞬一,舞弄這個用一根繩、一個圓軸組合而成的玩具,Harold亦自此種下對搖搖的熱愛,正當人人3分鐘熱度、搖搖早就失蹤的時候,Harold已決心走上世界舞台。

手殘記者都成功挑戰的旋風三角。(吳嘉俊攝)

↓ ↓ ↓ 點擊睇片 ↓ ↓ ↓

學業?搖搖?

就讀中文大學全球研究的Harold(陳浩煌),自2016年夏天,首次參與全港性搖搖比賽後,超出了自己預期,晉級決賽,拿了第8名,他開始在搖搖上花更多時間鑽研。

熟能生巧,每天都要抽時間練習,練得最高峰是比賽前的2個星期,練到廢寢忘餐,一練就到深夜11時,仍是學生的Harold,學業都要放一邊。

GPA見得人就ok。
中文大學全球研究 學生Harold

學業和搖搖,Harold二話不說選擇後者。

書,讀緊沒有辨法;搖搖,打算一輩子繼續玩下去。

相關文章:【麻雀Soc請指教】中大三缺一 學生:我為打麻雀揀中大

搖搖不小心撞到鐵製扶手,「邦」一聱,嚇得Harold「個心離一離」。

不務正業的MK仔?

搖搖不是主流興趣,小眾在香港受到的眼光Harold親身試過。「搖搖讓人感到不務正業,讀書你不讀,上班不上班,沒有經濟貢獻。」一班男孩在街上快閃表演或正式演出,一定有途人投以「會有人睇咩?」的目光,會感到不快,但他們理解老一輩的看法,亦正設法推廣搖搖。

相關文章:【Wine and Dine】 中大Wine Soc帶路 推薦3枝貼地抵飲靚酒

Harold說每當遇上大型家族聚會時,都會聽到來自三姑六婆的刺耳說話,句句有骨,有時更叫上他即席表演,表演後更笑說要打賞他,不被欣賞和尊重,自然感到氣餒。

Harold對自己要求很高,幸得身邊的好友支持,在迷茫中活過來。

幸而,Harold身邊還有支持他的朋友。自中學開始就認識他的Henry說,中學開始已經搖搖不離手,看着他由興趣發展成專業,作為朋友的他已感到非常自豪,雖然覺得他有時太投入、比賽前後又會放負,但身為好友,要做的就是支持他,而支持對Harold來說亦是動力。

11月中時,天水圍有搖搖交流賽,Harold仍然認真準備。

太認真累事

Harold清楚自己的實力,世界標準來說仍屬不合流,雖然在香港多個賽事成績不俗,但仍徘徊在三甲之下,為了衝破這宿命,Harold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亦曾讓自己迷失。

上個夏天Harold到上海參與World Yo-Yo Contest 2018,人生第一個世界賽,緊張萬分,臨近比賽,日練11小時,身邊朋友開始有微言,連聚會時間都放棄,只埋首練習,最後卻因為心理壓力太大,臨場發揮不到5成,是自己最始料不及的結果。

認真是好事,同時你要享受,不要當成讀書考試般。
中文大學全球研究 學生Harold
今年暑假Harold首次參與世界賽事,雖然成績不理想,但對他來說是一個汲取經驗的好機會。(受訪者提供)

這是當時在場的世界高手,開解壓力爆煲的Harold時說的,Harold亦一直以此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當初玩搖搖的原因。他說以前過於執着結果,像考試讀書一樣逼迫自己,忘記搖搖是興趣。「上台後的事自己控制不了,不如享受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