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治血癌|哪些古人曾中毒亡?銀針真係可試毒?揭7大砒霜之謎

在古裝片中經常有角色被人落砒霜毒死,所以大眾普遍認知砒霜是毒藥,不過港大醫學院日前就研發了藥用口服砒霜,用來治療一種死亡率較高的罕見血癌,研究更顯示病人存活率達97%。究竟砒霜是甚麼?哪些古人曾中砒霜毒而亡?又是否如古裝片所講,中砒霜毒會七孔流亡,甚至可以用銀針試毒?《開罐》為大家拆解砒霜之謎。

以往大家睇古裝劇,有不少角色都是中砒霜毒而亡。例如在《還珠格格》裡面,老佛爺賜死香妃時,就是使用別名鶴頂紅的砒霜毒死她;《甄嬛傳》中剪秋為了給皇后報仇,就偷偷在指甲蓋兒中藏了鶴頂紅。而粵劇《帝女花》中,長平公主和周世顯在含樟樹下一同仰毒雙雙自殺殉國,還要唱出來:「遞過金杯慢咽輕嘗,將砒霜帶淚放落葡萄上......」可見大家在認知當中,砒霜是毒藥。但大家對砒霜的認知又有幾多?
1. 砒霜迷思|是天然礦物石轉化的加工品
根據衞生署的中醫藥辧公室資料,砒霜是天然礦物砒石(紅砒石或白砒石)經昇華煉製而成的粉霜狀的加工製品,主要化學成份是三氧化二砷(As2O3),無臭也無味,是香港《中醫藥條例》附表1列明的毒性中藥,必須由註冊中醫師處方才可獲配發。
2.砒霜迷思|食幾多會中毒?
砒霜因毒性極強,內服要非常謹慎,體虛者及孕婦忌服。成人口服三氧化二砷5-50毫克就會中毒(對體質敏感者口服1毫克即可中毒), 70-180毫克可致死亡。
3. 砒霜迷思|中毒會七孔流血而亡?
中砒霜毒可以分為急性或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中樞神經症狀表現為頭痛、眩暈、煩躁不安、意識模糊、驚厥等;血管舒縮中樞及周圍毛細血管麻痺,可出現「七竅流血」,或肝、腎功能衰竭和呼吸中樞麻痺;消化道症狀表現為口渴、咽喉有燒灼感、劇烈嘔吐、腹痛及腹瀉,出現脫水症狀,導致休克,因循環衰竭而死亡。
慢性中毒:因長期少量攝入砒霜,主要表現食慾不振,多發性神經炎,如麻木、痛覺敏感、如針刺樣、視神經受損、肌肉萎縮、四肢無力、毛髮脫落。手心和腳底皮膚加厚,皮疹,少數可發生剝落性皮炎,皮膚色素沉着。肝腎損害或引致皮膚癌和內臟腫瘤等。
4. 砒霜迷思|甚麼古人真的中砒霜毒而亡?
由於砒霜的毒性大,呈白色粉狀又無臭無味易溶於水,古今中外常有砒霜毒殺的案件發生:如1821年拿破崙死於被流放的聖赫勒拿島,死前有失眠、虛弱腿腫、脫髮、痙攣和一直口渴的症狀,後來科學家們從他身上檢驗出砷,認為是死於慢性砒霜中毒;而1908年亡的清朝皇帝光緒,在現代檢測技術下也證實是被砒霜毒死。
5. 砒霜迷思|「鶴頂紅」是砒霜?
古裝片通常有角色誤服了「鶴頂紅」而致命,所以有指「鶴頂紅」就是砒霜。不過「鶴頂紅」是紅色,砒霜是無臭無味,有指即使是砒霜也是混雜了其他物質。
6. 砒霜迷思|可以銀針試毒嗎?
在央視節目《我有傳家寶》中,金陵科技學院副教授廖望春曾提到,古人提煉技術不純,使砒霜內含硫和硫化物,硫跟銀兩者產生反應使銀針變黑色,但其實驗不出有砒霜。
不過隨著現代技術進步,製造出來的砒霜純度非常高,其所含的硫量幾乎沒有,銀針已無法再被用來檢驗砒霜的存在。
7. 砒霜迷思|是毒藥,也是藥物醫病?
砒霜是毒物,但古今中外也有「以毒攻毒」之醫藥效能。在中醫藥角度,砒霜具有蝕瘡去腐、祛痰截瘧等功效,主治寒痰哮喘、瘧疾、痢疾、痔瘡、癬瘡、癰疽惡瘡等。若配明礬、雄黃和乳香為細末,可治疔瘡及枯痔等,如其製劑「三品一條槍」。
而在西方醫學學說中,17世紀英國用砷的多種化合物來製造防腐劑。19世紀用以治梅毒及其他螺旋菌感染,直到20世紀中期才被青黴素所代替。
至70年代起,醫學界已用砒霜的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治療白血病,特別是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及後更進一步發現三氧化二砷同樣也可以應用到相關的腸癌等多種癌症腫瘤。目前國際白血病診療標準將三氧化二砷列為復發治療的首選藥物。
部分資料來源:衞生署中醫藥規管辧公室 、節目《我有傳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