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kemon GO!】Fate/Grand Order完勝比卡超之數字偽術

撰文:鍾世傑
出版:更新:

最近有報導指Sony的手機遊戲《Fate/Grand Order》的營收完敗《Pokemon GO!》。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TYPE-MOON / Aniplex)

700萬下載數真的全部人在玩嗎?

記者發現這報導來源為Bloomberg在12月5日一篇新聞,《FGO》在2015年7月推出,截至2016年10月突破了700萬下載數,但文中卻沒公開另一資料,《Pokemon GO!》在2016年7月6日上市後2個月,全球下載量已達5億次。更別提《FGO》為需要「刷首抽」的遊戲,即安裝後抽角色,不滿意的抽籤結果的話可刪除後重裝,直至滿意為止,所以業內一般不會單看下載數,而是從實際活躍用戶數量和課金量定勝負。《Pokemon GO!》並沒有「首刷」元素,而如果《FGO》的700萬下載量包括了重複首刷的灌水數字,大家的差距可能更大。

Bloomberg網頁截圖

營收真的完勝《Pokemon GO!》嗎?

之後就來談談營收了,文中有個頗有趣的133日營收比併,原來2款遊戲推出日不同,截至12月5日共存在市場的日數為153日,原文公開數據,表示Android平台的《FGO》在133日中有104日打敗了《PKM GO!》,而iOS平台上也有51日勝過後者,但它並沒有說,其實《PKM GO!》並沒有抽怪物成份,當玩家捉到全數怪物後,的確就不會再花錢買精靈球和香水、櫻花,這方面是很難跟以「抽角色」為遊戲最大樂趣的《FGO》比較。

在再三翻查文中數字的過程中,記者又發現日本Bloomberg又有另一篇關於《FGO》的訪問,內容比較平實少點炒作。該記者訪問了Aniplex社長岩上敦宏, 他只表示多得《FGO》,其公司總收益增長23%、多了165億日圓,這不知道當中有幾多屬遊戲收益,因為Aniplex也可從遊戲週邊商品如玩具、書刊穫益,而23%增長也不一定全數來自《FGO》,這數字本身是個偽命題,相反《Pokemon GO!》單單在美國市場推出首1個月,已經產生了2億美元淨收益(即228億日圓),而開發公司Niantic表示,單是萬聖節7日特別活動,已賺了2,330萬美元(2.6億日圓),證明它發起力來不會敗於別人手上,但《Pokemon GO!》也真的日漸欠新意,雖然近日又有「變形怪」活動,但一日未正式來個大更新,推出第2代怪物,被其他遊戲過頭也不是奇怪的事。

《Fate/Grand Order》有同系列多個角色同場演出。
定期的抽蛋活動是角色主導遊戲的生財命脈,只要角色一直受歡迎,平衡度和抽中的機率不太惡劣,日本真的很多「課長」支持。

總結:比來有何意義?

手遊市場那麼大,《FGO》做到如此成績的確不簡單,對手多、意外也多。《FGO》絕對是1款成功的動畫遊戲,看來只是一部分傳媒以廣為人知的《Pokemon GO!》作個人氣指標,令讀者易於理解,但硬將2款性質不一的遊戲去比較,真的有意義嗎?《PKM GO!》帶動的又豈止只面帳收益,首先它重新刷亮了《Pokemon》品牌,對3DS版新作和品牌效益帶來正面影響,更重要是推動了手遊市場進入AR和GPS定位年代,也將大量玩家吸引到街上、帶動了市區經濟,雖然也產生了不少社會問題,但它的影響力和經濟效果實不能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