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馬攻略】比賽一定著快鞋? 3個問題幫你慎選神級隊友

撰文:李思詠
出版:更新:

如圖:邊對先係比賽鞋?
答案:對對都係。

專家和記者沒「hea你」。事實是,標榜為racing shoes的不一定適合你去比賽,平日訓練穿的型號,作為戰靴又無不可。跑鞋是我們的最親密伙伴,不想在漫漫長路與「豬一般的隊友」去跑,不妨先問自己3個問題,避免跌入「比賽要著快鞋」的迷思,正如香港跑友熱愛的「虎走」Tartherzeal(上圖左二),就未必是適合所有人的比賽鞋了。

家中有多對跑鞋者:

Q1)平日訓練,可用這對跑鞋以比賽速度安全完成比賽的一半路程嗎?(如目標5分鐘1公里跑全馬,即以目標速度最少完成約21公里)
Q2)平日訓練,可用這對跑鞋應付預計比賽所需時間嗎?(如目標5分鐘1公里跑全馬,即約3小時30分完走,訓練時可慢跑3個鐘)
Q3)上述兩種訓練時所穿跑鞋,消耗了多少公里?

如Q1與Q2的的答案皆為「可以」,戰靴的選擇範圍基本已縮窄至二揀一,跑鞋店老闆楊肇麟(阿楊)建議:「各以兩對跑鞋跑長距離,再觀察耗損度,有的中底EVA膠經過一個比賽已耗損變形,那就未必適合了。收窄範圍後,就是安全與速度的取捨,看你怕不怕跑到尾段可能腳痛,或者寧願博一博,捱痛都要有好成績。」他提醒,如跑鞋已使用超過400公里,就應配置新鞋。

品牌沒標榜這幾個型號是「racing shoes」,卻適合大眾以之作賽,看看店長阿楊如何說?(李思詠攝)

家中只得一對跑鞋者:

Q1)你真的需要一雙比賽用的跑鞋嗎?
Q2)若需要,你想買一雙幫有利速度,還是幫你跑得更遠的?
Q3)你有傷在身嗎?

比賽時的你會否比訓練時生龍活虎?如訓練與比賽表現差不多,Q1的答案是「不需要」。若平日久經訓練,想以新鞋提升表現,就視乎想跑得更遠(選擇相對偏厚的),還是跑得更快(選擇相對偏薄的)。

「人人比賽都想快,但又輕又薄的『快鞋』不會令你跑得快,只有自己本身跑得快,才是真正的快。」阿楊說,5分鐘1公里是籠統的指標,若能以每公里5分鐘或以下的速度完成全程,選鞋時不妨進取一點選快鞋,否則應安全至上,選取具保護功能的,平日也應多練肌力。跑友更要注意是否有傷在身,由於快鞋結構簡單,保護功能不強,亂穿的話隨時傷上加傷。

「中庸跑鞋」適合大眾 碌落去睇店長推介

談過選鞋準則,那麼店長有何心水賽鞋推介?「我平日比賽大多穿adios,進取的話就穿Takumi Ren。對廣大跑友而言,有的型號的緩震、重量和支撐,皆取中庸之道,既有保護功能,但又不算太重,入門跑友宜以之作賽,經驗跑手則可作為練習鞋。」阿楊強調,「快鞋」全都輕巧、薄底、顏色鮮艷,外形非常吸引,可惜只有高手才有條件應付這類高階戰靴,「想任意選鞋的話,努力訓練吧,到你有足夠肌力、靈活度和速度,穿什麼都跑得快了」!

ASICS GEL-Feather Glide

ASICS GEL-Feather Glide。(李思詠攝)
徹底感受緩震的強勁保護功能,但重量僅9.17克(US 11.5號),以緩震跑鞋而言屬輕量,全賴鞋楦沿用賽鞋設計,只得一層網面,非常簡單。足弓位置有支撐,就算沒有扁平足,入門跑友的腳底肌肉一般較弱,以之比賽亦非常適合。
跑鞋店店長 楊肇麟

NB Vazee 2090

New Balance Vazee 2090。(李思詠攝)
中底用了硬淨的EVA膠「Revlite」,反應較快。足弓位置加硬,但又不像ASICS Kayano般「一大嚿」結構,只是加多一點點支撐,適合低足弓跑友。
跑鞋店店長 楊肇麟

Mizuno Wave Aero

Mizuno Wave Aero。(李思詠攝)
中底算薄,但物料偏腍,所以既有賽鞋厚度設定,又不會太硬對致腳痛。設了Wave膠片,既有助緩震,又不會連向前的衝力都卸走,力量回饋(Responsiveness)值得一讚。
跑鞋店店長 楊肇麟

NB Vazee Prism

New Balance Vazee Prism。(李思詠攝)
正常足弓則選Vazee 2090。兩個設計值得一讚,一是鞋楦中段的「一格格」結構,既有助包覆雙腳﹐又不減靈活度;其二是最受力的前掌位置加了強力吸震物料N2,感覺類近ASICS的Gel或Brooks的DNA。
跑鞋店店長 楊肇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