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感受范倩怡鬧市清晨的步伐 再讀這裏的二三事|跑向18區
撰文:甘琬湄
出版:更新:
跑,連繫人們與社區,賦予我城生命力。
「跑向18區」系列,透過跑步人探索香港不同角落的故事。
第一篇,范倩怡帶我們走進深水埗的鬧市綠洲,細看這區的二三事。
攝影:梁鵬威 短片:吳紀恩、吳浩然
上篇回顧.第一集:
這天,清晨5點,我們到達深水埗,走進范倩怡的長跑路。
+4
關於深水埗區的二三事:
深水埗區的面積大小
深水埗面積9.48平方公里,在香港18區之中排第16。翻查《2019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口及住戶統計資料》,深水埗人口密度排第3,每平方公里有45,230人,觀塘區人口密度最高,每平方公里有61,560人。
深水埗區的名字由來
深水埗是香港較早開發的地區,早期深水埗近大角咀有一段石岸,築有碼頭。長沙灣對出的海岸相對水淺,深水埗南島(即現大角咀南昌街尾的位置)水位較深,因而得名。
深水埗區的打卡勝地
嘉頓山又名窩仔山、喃嘸山。前往巴域街,找到美荷樓旁的小路,跑上400多級樓梯,就可以登上這座鬧市中的小山。
深水埗區的文青變革
深水埗是香港最早期以紡織製衣、服裝及疋頭為主的工商業中心。即使後來工廠北移,這個社區近來更成為潮人和文青勝地,大南街一帶盡是皮革店、小物店、藝術小店和型格Cafe。
從跑者視覺看其他區: